当年台城会,执手多踟蹰。
四海一为别,寒暑逝不居。
远意属罗浮,举头望匡庐。
胡然金牛谷,奄忽成丘墟。
蜕骨归复土,灵衿存为畬。
庶几百代下,攀驾以忘劬。
袁侯西江英,好德眼中无。
尺素每欲近,十年不作疏。
磨剑患不快,快则随所须。
永愿磨此心,恢恢快剑如。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全诗共八句,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当年台城会,执手多踟蹰。
当年台城会面时,我们紧紧握着手,心中充满了犹豫与徘徊。
四海一为别,寒暑逝不居。
在分别之际,我们感叹时间的流逝,无论春夏秋冬,时光都不曾停留。
远意属罗浮,举头望匡庐。
我寄予远方友人的深情是向往罗浮山的风景,抬头仰望着匡庐(指庐山),寄托着我的思念。
胡然金牛谷,奄忽成丘墟。
突然之间,金牛谷变得荒凉,如同废墟一般。
蜕骨归复土,灵衿存为畬。
我的灵魂回归大地,留下的只是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庶几百代下,攀驾以忘劬。
希望在千百年后,后人能够继承我们的遗志,攀登高峰,忘却辛劳。
袁侯西江英,好德眼中无。
赞美袁公(指袁道见)的美德如璀璨星辰,他的眼中没有世俗之欲。
尺素每欲近,十年不作疏。
书信总是渴望收到,但已经十年未曾寄出过书信。
磨剑患不快,快则随所须。
磨利宝剑虽然会带来不快,但只要能满足所需,就没有什么不可以。
永愿磨此心,恢恢快剑如。
永远愿意磨砺自己的心性,让心中的快意如同锐利的宝剑一样,无所畏惧。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与好友袁道见分别后写给他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描绘台城会、金牛谷、罗浮山等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