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馀朽株,梧桐但疏阴。
小卧不出门,不知秋已深。

注释:

杨柳树已经残败了,梧桐树也只剩下稀疏的树阴。我躺在床上不愿出门,因为不知道已经到了深秋时节。

赏析:

此诗写诗人闭门闲居时的所见、所感和所思。“梦后作”三字点明此诗是诗人梦中所作,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其四”二字表明这是第四首,与前三首相比,在内容上有所变化。前三首写春日游宴的欢乐,而这首诗却写秋天的萧瑟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首句中的“杨柳”,本是春天的象征,然而诗人却把它与“余朽株”、“疏阴”联系起来,这就使读者感到一种凄清的气氛。“余朽株”三字,既写出了杨柳衰败之状,又暗含着诗人自己年老多病的处境,这使全诗笼罩一层浓重的哀愁气氛。

次句的“梧桐”,也是春天的象征,但同样被用来衬托诗人的心境。“但疏阴”三字,写出了梧桐叶稀疏,阳光透过稀疏的叶缝斑驳地照在地上的景象,给人以凄凉之感。这样,从字面上看,似乎与前两句所写的春天景色并无多大差别;但是细加品味,便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余朽株”、“疏阴”,都带有衰败之意;而“梧桐但疏阴”却给人留下一种萧条冷落的印象。这种联系暗示着作者的心境与春天的景物并不相符。

末句紧承上一句,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小卧不出门”,表现了诗人因伤春而不愿外出的情态。而“不知秋已深”则进一步说明,尽管诗人不愿出门,却还是觉察到了季节的变化,并由此而感到惆怅、伤感、寂寞。这一结尾,不仅点明了时间(秋天)和季节(深秋),而且把作者的内心活动表达得更加充分,使诗歌的思想性得到了加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