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何所梦,洗耳白龙池。
秋月下相照,天风高自吹。
永持一瓢水,细嚼万年枝。
山鬼向我拜,先生是希夷。

秋梦 其三

夜来何所梦,洗耳白龙池。

秋月下相照,天风高自吹。

永持一瓢水,细嚼万年枝。

山鬼向我拜,先生是希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平和的夜晚景象。

“夜来何所梦,洗耳白龙池。”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深夜中做了一个梦境,梦境中的主角是一个名叫“洗耳”的人,他在一个名为“白龙池”的地方洗涤耳朵。这里的“洗耳”可能是对某种特定情境或经历的象征,而“白龙池”则可能暗示了某种神秘、宁静的氛围。

“秋月下相照,天风高自吹。”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月光下的景色。秋天的月亮明亮而清澈,它照亮了整个大地,同时也为诗人提供了一种宁静的环境。这时,一阵凉爽的天风吹过,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这里的“天风高自吹”描绘了一种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诗人共舞。

“永持一瓢水,细嚼万年枝。”接着,诗人转向了另一个主题。他手中的一瓢水代表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而“细嚼万年枝”则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树,它的枝条已经生长了很多年,但仍然坚韧不拔、生机勃勃。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自然界的生命力和人类的衰老,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山鬼向我拜,先生是希夷。”最后,诗人以一种神秘的氛围结束了他的诗句。他似乎遇到了一位山鬼,这位山鬼向他致敬,并称他为“先生”。这里的“先生”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某种领域取得了成就或拥有独特的见解,使得他受到了尊敬。而“希夷”则是一种道家思想的象征,表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和谐的境界。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景象,并通过对自然、生命和道家思想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