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山带流卜幽居,虬松偃蹇环轩除。
人间六月暑气无,天风尽日鸣笙竽。
幽人清姿此璠玙,朅来松间随所如。
开轩时还读我书,水光山色满座隅。
兴来歌诗聊自娱,意态蔼蔼春云舒。
轩中景象何清虚,栖迟偃仰乐有馀。
但恐当路闻清誉,日边有使来轺车。
君当出应明时需,憣然就道无踌躇。
【注释】
- 松轩:松树作成的窗,用以避风防寒。
- 曾处士: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友人曾几(公元1084~1166年),字南浦,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 傍山带流:指背靠山势,前临流水。
- 虬松:弯曲盘旋的大树。
- 环轩除:环绕在轩外的树木。
- 璠玙(fányú):美玉名,比喻人的才德高洁。
- 朅来:突然来访。
- 清姿:高雅的气质。
- 开轩:打开窗户。
- 水光:水波的光泽。
- 意态:神态。
- 霭蔼(ǎi):形容云气浓厚或天色暗淡的样子。
- 清虚:清新空旷,这里指自然景色的清幽。
- 偃仰:俯仰,这里指随意自在。
- 有馀:充足有余。
- 日边:皇帝所居之处,即朝廷。
- 轺车:古代一种轻便的四驾马车,用于朝觐或巡狩时。
- 憣然:惊讶的样子。
- 出应明时需:出仕于国家需要之时。
- 憣然就道:表示惊讶而迅速上路。
【译文】
在山边靠流水的地方,建起了幽雅的住所,周围是弯曲盘绕的大树。夏天里人间没有暑热,只有天风吹动着笙和竽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这幽居之地,居住的人清高俊秀如宝玉,忽然来到这松林深处,自由地行动无拘无束。推开窗户时常会读书写字,水光山色尽收眼底,满座都是美景。兴致来了就会吟诗自娱,神态温和如春天的云雾舒展开来。在这幽居之中,一切景象多么清新,悠闲自在乐在其中。只是恐怕当官的人听到我的清誉,会有朝廷使者来接我出山。你应当出来为这个时代做出贡献,心中充满忧虑,却无法犹豫不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隐士与外界隔绝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俗世、享受大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山水、人物、环境的刻画,生动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美好与闲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追求心灵宁静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