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中岳镇此尤尊,今古岩岩鲁望存。
半岭晴阴分气色,双峰日月互朝昏。
瑶池自昔来王母,金阙何年下帝孙。
闻道探龄曾有策,愿将万祀授黄轩。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解分析诗歌内容及手法。
(1)
“寰中岳镇此尤尊,今古岩岩鲁望存。”这两句是说泰山位于五岳之中,地位尊崇,自古以来就有名望。
(2)
“半岭晴阴分气色,双峰日月互朝昏。”这句是说在半岭处,山的阴阳两面分别显出不同的颜色;在山顶,太阳和月亮相互辉映、交错升起、错落昏暮。
(3)
“瑶池自昔来王母,金阙何年下帝孙。”这句的意思是:瑶台从古至今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而天上的宫殿何时才让皇帝来到过呢?
(4)
“闻道探龄曾有策,愿将万祀授黄轩。”这句的意思是:传说有人曾经探求长寿之道,希望把长寿的秘诀传授给陛下。
译文:
五岳之冠泰山最为尊贵,自古以来就有崇高的声望,如今依然屹立在那里。
山半腰的山色阴阳分明,山峰上太阳和月亮互相辉映,交替升腾。
传说中的瑶台自古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可是天上的金阙又是怎样让皇帝亲临的呢?
听说有人曾探求长寿之道,希望得到长寿之法,所以想把这些传给黄帝后裔。
赏析:“登岱 其一”组诗共六首,这是第一首。诗写泰山之尊,以象征帝王之尊。诗人开篇即称泰山为“寰中岳镇”,意谓泰山位于五岳之中,地位尊崇,自古以来就有崇高的声望。接着,诗人描写了泰山的雄伟壮观:山势高耸入云,巍峨雄奇,气势不凡;山上岩石苍翠叠嶂,山峦重叠;山顶上的日出月落,时隐时现,变幻莫测。这些形象都极富于动态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最后,诗人又写了泰山与神仙的联系,以及人们探求长生不老之术的愿望。
这首诗是咏叹泰山之作,其特点是突出泰山之尊,突出泰山之伟。全诗没有一句直接描写泰山的,但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泰山的高大无比。前两句写泰山之崇高地位。后四句写泰山之宏伟壮丽。整首诗笔力雄健,气势磅礴。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既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又富有高度的典型性,充分地体现了泰山的特点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