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屋罗浮下,黄昏月近人。
群芳摇落尽,见此一枝春。

【注释】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境内。

群芳:百花,指春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写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坚韧不屈的性格,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耐人品味。

首句“我屋罗浮下”,点明地点是在罗浮山下。罗浮山,又名浮山,在今广东省增城县西北。“我屋”二字表明是诗人自家的屋子。这一句写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夕阳西下,暮色苍茫之中,诗人独坐于自己的小屋中,观赏着窗外的梅景。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黄昏月近人”是第二句。“黄昏月近人”,是写诗人在傍晚时分观赏窗前盛开的梅花的情景。此时天色渐暗,一轮明月渐渐接近人界,月光洒在梅树上,映照出一派幽雅恬静的景象。“黄昏月近人”,是此诗的第一句。诗人在罗浮山下的屋子里,独自欣赏着窗外盛开的梅花。

第三句“群芳摇落尽,见此一枝春”。这两句是说,百花已经凋谢殆尽,只有梅花才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其他的花儿都已经凋零枯萎,唯独有一枝梅花还绽放着娇艳的花朵,散发着浓郁的芳香。诗人用“群芳摇落尽”来比喻其他花儿已经凋零枯萎的情景,而用“见此一枝春”来形容自己在这寒冷的季节里仍然能够看到如此美丽的梅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期盼以及自己对于春天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生长过程,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