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积水澹悠悠,远树溟蒙映碧流。
千载乾坤浮日夜,一川芦苇自春秋。
鸟从夕照空中没,鱼向晴波镜里游。
安得飘然无俗累,狂歌散发棹扁舟。
【注释】
过宝应湖:路过宝应湖。
平湖积水澹悠悠:湖面平静如镜,水波荡漾。
远树溟蒙映碧流:远处树木在朦胧中显现出青翠的颜色,湖水映照着树色。
千载乾坤浮日夜,一川芦苇自春秋:千年来天地之间像漂浮在日夜之间,一条河流上的芦苇随着季节变化生长、枯萎。
鸟从夕照空中没,鱼向晴波镜里游:夕阳的余晖映照下,鸟儿飞向天空消失;清澈的水中倒映出鱼儿在阳光和水面反射下的影像,如同镜子里的影像。
安得飘然无俗累,狂歌散发棹扁舟:怎样才能摆脱世俗的束缚,放声歌唱,驾一叶扁舟自由自在地遨游江湖呢?
【赏析】
诗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首联写景:湖水平静如镜,映出远处的树木,仿佛在流动,这是实景,也是虚景,是诗人眼中的景色,更是心中所想。“澹”字用得很好,写出了湖面的宁静。
颔联写意:天地间的景色变幻莫测,时间流转不息,而自然界中的万物也在不断更替,这既是实景,又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人生的变化无常,也反映了诗人的人生观念。“乾坤”二字用得很有气势感,写出了宇宙的宏大。
颈联写鸟和鱼的动态,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写出了湖面的静美。鸟儿在夕阳的余晖中飞离,鱼儿在清澈的水面上映出的影子中游动,这是实景,也是虚景,是诗人眼中的景色,更是心中所想。“夕照”、“晴波”都是实景,而“镜”和“影”则是虚景,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写出了湖面的静态美。
尾联抒情:怎样才能摆脱世俗的束缚,放声歌唱,驾一叶扁舟自由自在地遨游江湖呢?这是诗人的向往,也是人生的追求。这种追求既体现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了诗人的人生观念。“狂歌”“散发”都是诗人的形象化描写,表现出诗人的个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