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有二苏,芳名辉今古。
平生兄弟情,一夜彭城雨。
薄俗谁可敦,对面秦越分。
同心复同气,三槐美云孙。
伯也秋台英,仲氏东山卧。
千里弟思兄,灯火清宵坐。
坐卧情不堪,买棹来江南。
小窗欢会处,风雨夜深谈。
相亲情独好,欲别怀偏恶。
抗疏入君门,共假还乡乐。
新凉及春秋,同上潞河舟。
纵合风雨夕,何曾远道愁。
初听淮水东,点点在孤篷。
揽衣不成寐,樽酒沽来同。
再听吴江上,淅沥枕边响。
姜被夜正温,谢池草初长。
涓涓江上起,何处无寒声。
微因手足爱,胡能激深情。
鸿雁多分张,此会安可常。
而况暂归省,不日鹓鹭行。
我家有难弟,别来几经岁。
天涯梦寝多,长忆连枝会。
烦君相勉旃,霄汉同飞骞。
预扫两家榻,客窗期对眠。

归篷听雨

眉山有二苏,芳名辉今古。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其作品多以豪放、深沉、清新见长。

平生兄弟情,一夜彭城雨。

苏轼与其弟苏辙(苏东坡的同父异母兄弟,字子由),两人感情深厚,经常相互扶持、共度艰难时期。

薄俗谁可敦,对面秦越分。

当时社会上的风气轻薄浮躁,难以与古人相比。苏轼与弟弟苏辙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域,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仍然保持深厚的兄弟情谊。

同心复同气,三槐美云孙。

苏轼和苏辙都是北宋时期的文人,他们在文学上有共同的兴趣和追求,就像三棵槐树一样紧密相连。

伯也秋台英,仲氏东山卧。

苏轼被称为“东坡先生”,而苏辙被称为“东山先生”。他们的才华横溢,各自在文坛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

千里弟思兄,灯火清宵坐。

远离家乡的弟弟在清冷的夜晚思念远在他乡的父亲,只能独自坐在灯火通明的房间中。

坐卧情不堪,买棹来江南。

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期间,他与弟弟苏辙通过书信往来表达对彼此的思念之情。

小窗欢会处,风雨夜深谈。

苏轼与苏辙在小窗下相聚,共同度过风雨交加的夜晚,畅谈人生哲理。

相亲情独好,欲别怀偏恶。

尽管两人的感情非常好,但他们却面临着离别的痛苦。

抗疏入君门,共假还乡乐。

苏轼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至黄州,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是继续为朝廷效力。

新凉及春秋,同上潞河舟。

苏轼与苏辙一起登上了去往北京的船,开始了新的旅程。

纵合风雨夕,何曾远道愁。

即使遭遇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们也没有因为距离遥远而感到忧愁。

初听淮水东,点点在孤篷。

苏轼在船上听到淮水潺潺流动的声音,这声音如同点点星光般在孤篷上闪烁。

揽衣不成寐,樽酒沽来同。

苏轼无法入睡,便拿出酒杯与弟弟共饮。

再听吴江上,淅沥枕边响。

苏轼再次听到吴江上的江水声,它在枕头旁边轻轻地流淌。

姜被夜正温,谢池草初长。

夜色渐深,姜被暖洋洋地躺在身上,谢池中的草儿也开始生长。

涓涓江上起,何处无寒声。

江面上的水波涟漪不断,无论哪里都有寒风的声音。

微因手足爱,胡能激深情。

尽管苏轼与弟弟之间的感情已经非常深厚,但仍然不能抑制内心的激动情绪。

鸿雁多分张,此会安可常。

鸿雁成双成对地飞向远方,这次聚会的机会难得且珍贵。

而况暂归省,不日鹓鹭行。

更何况自己暂时回家探望父母,很快就要返回朝廷任职。

我家有难弟,别来几经岁。

家中有一个年幼的弟弟需要照顾,自从他离家后就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

天涯梦寝多,长忆连枝会。

苏轼在遥远的边疆思念着家人,常常梦见与弟弟团聚的情景。

烦君相勉旃,霄汉同飞骞。

请你多多劝勉我吧,让我们一起在更高的天空飞翔。

预扫两家榻,客窗期对眠。

预先打扫好两家的床铺,让我们在客舍的窗户下一起休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