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迹何年辟,游人自古今。
三分吴蜀垒,千战白苏吟。
径曲藤为引,碑残鸟共寻。
不图尘境外,如许卧云深。
三游洞
胜迹何年辟?游人自古今。
三分吴蜀垒,千战白苏吟。
径曲藤为引,碑残鸟共寻。
不图尘境外,如许卧云深。
译文
三游洞是古代的一处胜迹,自从开辟以来已有多年,吸引着历代的游客从古至今。
这个洞穴位于三国时期的吴蜀交界处,见证了无数的战斗和诗人李白的咏叹。
洞穴曲折蜿蜒,藤蔓植物作为引导;洞穴中的石碑残破不全,但仍有鸟儿在寻找。
我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尘世之外的地方,会有如此深邃宁静的卧云山。
注释
- 胜迹何年辟?:胜迹指三游洞,这里询问三游洞何时被开辟。
- 游人自古今。:自古至今都有许多游客来访。
- 三分吴蜀垒,千战白苏吟。:这里的“三分吴蜀垒”指的是三国时期吴国、蜀国之间的军事对峙,而“千战白苏吟”则是指历史上有许多与战争相关的诗句,诗人李白(本名李阳冰)在这里以“白苏”代称自己的诗作。
- 径曲藤为引。:洞穴曲折蜿蜒,藤蔓植物作为引导。
- 碑残鸟共寻。:石碑残破,仍可见到鸟类的痕迹。
- 不图尘境外,如许卧云深。:没有想到会有如此尘世之外的宁静之处,就像卧云山那样深远。
赏析
三游洞作为一处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来此游览并留下诸多诗词佳作。这首诗通过描绘三游洞的自然美景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表达了对大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赞美。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同时,诗中的“不图尘境外,如许卧云深”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纷扰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一种高远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