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横经古迹馀,前贤端不负居诸。
藏修此地光形敛,园舍多年置足疏。
祇畏春秋成卤莽,何甘功利滓空虚。
积精师圣观强力,阿学逢时耻伪誉。
直待天人三策就,方留灾异五行书。
迄今千载推名业,西汉醇儒属仲舒。

董仲舒下帷处

一席横经古迹余,前贤端不负居诸。

藏修此地光形敛,园舍多年置足疏。

祇畏春秋成卤莽,何甘功利滓空虚。

积精师圣观强力,阿学逢时耻伪誉。

直待天人三策就,方留灾异五行书。

迄今千载推名业,西汉醇儒属仲舒。

【注释】

  1. 董子:指东汉思想家、政治家董仲舒。下帷:指闭门不出,专心读书。
  2. 横经:指研习《易》经。经,即儒家经典。余:指遗留下来的痕迹。
  3. 前贤:指历史上的贤人。端:确实。不负居诸:不辜负古人的期望。
  4. 臧修:指隐居学习。光形敛:指修身养性,收敛锋芒。
  5. 园舍:指园林建筑。多年:很多年。置足疏:指布置庭院,使环境优美。
  6. 祇畏:谨慎畏惧。春秋:泛指时间或岁月。成卤莽:指行事鲁莽,缺乏周密考虑。
  7. 何甘:意为为什么甘心。功利:功利主义,追求名利的思想。滓:指污染,污点。
  8. 积精:积累精力。师圣:以圣人为师。强:强大。观强力:指通过观察和学习来增强自己的能力。
  9. 阿学:迎合学术风气,与“师圣”相对。逢时:指遇到好的时机。耻伪誉:因追求虚假的名誉而感到羞耻。
  10. 天人三策:指董仲舒所提出的三个政策建议。三策,指天人感应说、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主张。
  11. 灾异五书:指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的政治主张。《灾异五书》,又称《灾异对》、《灾异议》,是董仲舒针对皇帝提出的五项政治主张的奏疏总称。五书,是指灾异说、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改革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等五个方面的主张。
  12. 推名业:推崇他的名声和事业。西汉:指西汉时期。醇儒:醇厚的儒学家。属仲舒:属于董仲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扬东汉思想家、政治家董仲舒的诗,表达了对董仲舒的崇高敬意和对他的成就的肯定。诗中通过赞美董仲舒的学识、品德、治学态度和治国理念,展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表达了对社会变革和个人修养的重视。全诗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意味,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