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悬笠处,三月聚粮时。
日出人初醒,春深燕不知。
细风梳石发,新水扈江篱。
未入空王室,冥然尚有疑。
春日焦山阅楞严
一枝悬笠处,三月聚粮时。
日出人初醒,春深燕不知。
细风梳石发,新水扈江篱。
未入空王室,冥然尚有疑。
注释
一枝悬笠处:指山间树木繁茂之地,古人常于此地晾晒农具或衣物。
三月聚粮时:农历三月,是农事开始的时节,也是准备春耕、储备粮食的时候。
日出人初醒:太阳升起,人们从睡梦中醒来,开始新的一天。
春深燕不知:春天深入,燕子已经飞走,不知春意已深。
细风梳石发:微风轻拂着石头上的草木,如同在梳理它们的头发。
新水扈江篱:新水流淌,映照着江边的篱笆,显得格外清澈。
未入空王室:尚未到达虚无缥缈的仙境或佛教的清净之地。
冥然尚有疑:虽然看似超脱,内心仍有疑虑,难以完全放下世间的纷扰和烦恼。
译文
山间的树木繁茂之处,正是晾晒农具的时节;
当阳光洒落大地,人们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
清晨时分,鸟儿早已飞去,只留下寂静无声;
春风轻拂,仿佛在整理着石头上的一切。
江边的新绿如洗,映照在清澈的水中;
尽管还未到达空灵的仙境,心中仍然存有疑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心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如“一树枝头悬笠处,三月聚粮时”,展现了农忙时节的忙碌和生活的艰辛。接着,“日出人初醒,春深燕不知”描绘了春天的清晨,万物苏醒,只有燕子不知春意已深,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再如“细风梳石发,新水扈江篱”,细腻地描绘了春风拂过石头、新水环绕江边的美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最后,“未入空王室,冥然尚有疑”表达了诗人虽已接近佛门净土,但内心深处仍存疑,未能完全放下世俗的纷扰和烦恼,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