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薄淮阳守,终然返故山。
江湖一麾罢,岁月二毛斑。
中论何当就,浮名只是闲。
因君梦苕水,早晚叩云关。
长兴徐太守自汝宁归王元美诸君同集胥江分韵赠之得关字
【注释】:薄:迫近。二毛:指头发白色,表示衰老。中论:儒家经典著作中的议论。因君梦苕水,早晚叩云关:我与你一起梦想苕溪的水,什么时候能叩开白云山的关口。苕溪即苕溪,在浙江杭州市西南。云关指仙山。
【赏析】:此诗是徐渭为徐太守写的酬答之作。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道士,又号天池生、天池山人、田夫山人等,晚称青霞道人,世称田子。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他与李贽、时调、王叔武、陶望龄、屠长宇、孟渊、周天球并称为“青藤七贤”。
第一句“自薄淮阳守”,意思是说自己从薄州(今山东菏泽)调到河南淮阳做官。“终然返故山”,意为最终返回故乡。“江湖”一句,诗人以退隐的志向来表达自己对仕途的淡漠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情怀。“岁月二毛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已逝,鬓发斑白的无奈和感慨。“中论何当就,浮名只是闲”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漠和超脱,他认为只有内心的思考才是最为重要的,而外在的名誉和地位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第二句“因君梦苕水,早晚叩云关”,是诗人在得知徐太守即将离任的消息后,心中涌起的一种思念之情。他想象着有一天能够与徐太守一同畅游于苕溪之畔,欣赏那美丽的风景。同时他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叩开那云雾缭绕的云关,与徐太守再次重逢。这里的“云关”象征着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徐太守的归乡情景和自己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名利、情感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