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同行坐向江天,蓦越孤舟却汝怜。
如此月明那可住,更兼风正不须牵。
室家翻诧为行累,书剑应知与客便。
今夜一尊期共醉,沧洲城郭莽寒烟。
【注释】
砖河:即“汴河”,古黄河支流,在今河南省北部。洛原:洛水之原,指洛阳附近地区。不至:不得船行。同:与,和。室家:指妻子家人。书剑:指文人的文才和剑术。沧洲:指沧州(州治在今河北沧州市),泛指北方边塞。翻:反而。
【译文】
夜宿在砖河边,天已入暮,舟却迟迟未到,只好独自坐在江头等待。忽然间,一叶孤舟横过中流,作者顿生怜惜之意。如此明亮的月光照得江面波平如镜,怎能停泊?何况此时风正顺,不必牵拽船只。家中的人反而责怪我因旅途劳顿而受苦,但我自己知道这趟旅程很愉快。今晚咱们就一起举杯畅饮吧,北方的边城寒烟笼罩着沧洲城郭。
【赏析】
此诗为《登科后作》之一,是作者晚年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乘舟夜行于汴河之上,途中偶遇孤舟的情景。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情致深挚婉曲。
首联起句点出地点,交代了时间、人物、舟行状态。第二句“蓦越”二字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却汝怜”三个字又写出了他内心的不忍离去之情。
颔联写舟已到岸,人还未归,表达了诗人对舟行的留恋之情。“如此月明”两句,以月光普照的美景反衬舟不能停泊的遗憾,以风正顺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心情的舒畅。“更兼”两字表明诗人心情的轻松愉悦,“不须”两字表明他的心情自在无拘。
颈联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无奈交织的情感。“室家”一句,写出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书剑”一句,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此行的自豪。尾联以饮酒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