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岁掩柴扉,端居谢尘鞅。
身贱避贵人,齿衰绝妄想。
有时入山中,素心共还往。
乍见询寒温,杂坐无少长。
争夸饮兴豪,不羡交道广。
竟日鹿豕游,忘形其草莽。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经岁掩柴扉,端居谢尘鞅。
- 经岁:经过一年。
- 掩柴扉:关闭柴门。
- 谢尘鞅:告别尘世烦扰。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经过一年的时间,关闭了柴门,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开始过上了清静的生活。
身贱避贵人,齿衰绝妄想。
- 身贱:指地位不高。
- 避贵人:避免与尊贵的人交往。
- 齿衰:年龄增长,年老体衰。
- 绝妄想: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为了保持自己的清白和尊严,选择避开权贵,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有时入山中,素心共还往。
- 入山中:进入山林。
- 素心:真诚的心。
- 共还往:共同前往。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偶尔也会进入山林,与朋友们一同前往,寻找内心的宁静。
乍见询寒温,杂坐无少长。
- 乍见:突然见面。
- 询寒温:询问天气冷暖。
- 杂坐:随意地坐着。
- 无少长:不分年龄大小。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与朋友聚会时,不论年龄大小,都能随意地坐着交谈,表现出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
争夸饮兴豪,不羡交道广。
- 争夸:争相夸耀。
- 饮兴豪:饮酒兴趣浓厚。
- 不羡交道广:不羡慕交际圈子广泛。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酒的兴趣和对简单人际关系的追求,强调了个人自由和独立的重要性。
竟日鹿豕游,忘形其草莽。
- 竟日:整天。
- 鹿豕游:形容人或动物在野外自由自在地游玩。
- 忘形:忘记自己的形象和身份。
- 其草莽:在荒野中。
这句诗通过对比,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之中忘却自我,与鹿豕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山林中的闲适生活,以及与朋友相聚时的欢愉氛围,展现了他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独立的思想。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