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径秋色佳,衡门迟来客。
山厨荐园蔬,恋赏淹日夕。
荒台荫丛桂,徙倚对岩壁。
夜静人意闲,潭空月华白。
信宿惬所期,去住欣自适。
养生慕彭聃,学道窥庄易。
愿言保微尚,岁晚成三益。

【注释】

①扫径:扫,扫除;径,小道。扫径秋色佳,指扫去落叶,使秋日景色更美。②衡门:横木为门的简陋房屋。③山厨:山林中的厨房。④恋赏:留恋观赏。⑤荒台:荒芜的台子。⑥潭空:深潭中水清见底,没有一点杂物。⑦三益:三种好处。⑧慕彭聃:仰慕古代道家的圣人彭祖。⑩学道:学习道教。窥庄易:研究《庄子》。⑩微尚:微小之处,即修身养性之道。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姚山隐居,与施子羽相见,并一起游览了山中美景,最后相约永好,共话养生、学道之术。此诗写景抒情兼而有之,意境清新,格调高雅,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首句“扫径秋色佳”,开门见山,点明时间是在秋天,且是清晨,作者一早起来便清扫小路,以期待着能见到更加美好的秋色。第二句“衡门稀来客”,描绘出山中宁静幽美的环境,也表达了作者对外界繁华喧嚣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排斥,表现出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闲适生活的志趣。第三句“山厨荐园蔬”,写出了作者在山中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诗意。第四句“恋赏淹日夕”,描写出作者对这幽静环境的依恋,以及长时间地在此欣赏美景,乐不思蜀的情景。第五句“荒台荫丛桂”,描绘出山中荒凉的台子上长满了桂花树,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第六句“徙倚对岩壁”,写出作者独自站在岩石边上眺望远方的美景。第七句“夜静人意闲”,描绘出了作者晚上静坐时心境的宁静和平和。第八句“潭空月华白”,描绘出夜晚深潭清澈见底的景象,以及月光洒在水面上的白色光晕。第九句“信宿惬所期”,表达了作者在山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心情舒畅,满意而归。第十句“去住欣自适”写出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愿意永远这样生活下去。第十一句“养生慕彭聃”,表示出作者对古代道家学者的仰慕之情。第十二句“学道窥庄易”,表达了作者学习道教,研究《庄子》的决心。第十三句“愿言保微尚”,表示出作者对修身养性的坚持和追求。第十八句“岁晚成三益”写出了在年老之时能实现这三种愿望,也就是长寿、健康、智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美感和遐想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