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对衰柳,落日送行客。
秋声在孤屿,兴来恣探陟。
台殿澄夕阴,明灯照禅室。
夜静山月高,潭虚映空色。
水镜清道心,超然垢氛涤。
浮云亦何意,聚散随所适。
风叶逐归蓬,霜空起寒笛。

【注释】

户部:指户部侍郎。黄阜:在今江苏苏州附近,有“黄墩”之称。

离亭:离别的亭子。衰柳:凋零的柳树。

秋声:秋天的声音。孤屿:一座小岛。探陟:攀登。

台殿:宫殿。澄夕阴:黄昏时的清辉。禅室:佛教寺庙中的僧房。

潭虚映空色:潭水清澈,倒影着天空的颜色。

水镜:水面上的反光。道心:佛家之心。

超然:超脱尘世。垢氛:世俗的烦恼。涤:洗涤。

浮云:飘浮的游云。亦何意:也有什么意图。聚散:聚合与离散。所适:所归之处。

风叶:随风飘落的树叶。霜空:寒气笼罩的天空。

【赏析】

《秋夜送户部家叔登黄阜》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清新明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夜图,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全诗以送别为主题,但并不直接写送别情景,而是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烘托出送别的气氛。

首联“离亭对衰柳,落日送行客”,描写了诗人在离别的亭子里,面对着凋零的柳树,看着落日送别的客人。这一联以离亭、衰柳和落日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悲凉凄美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秋声在孤屿,兴来恣探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孤寂的小岛上,听到秋声后,兴致盎然地探索自然。这里,“秋声”和“孤屿”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诗人以“兴来恣探陟”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颈联“台殿澄夕阴,明灯照禅室”,则是将目光投向了宫殿和僧侣们的生活。在这里,“台殿”和“禅室”成为诗人眼中的两个重要元素。通过描绘它们在黄昏时被明亮的灯光照亮的情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尾联“夜静山月高,潭虚映空色”,则是将笔触转向了寂静的夜晚和清澈的潭水。在这里,“夜静”和“潭虚映空色”相互呼应,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诗人以“潭虚映空色”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欣赏之情。

整首诗语言清新明丽,情感真挚感人。诗人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