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天气清,山中怅幽独。
登高一眺望,风物凄以肃。
流水映郊扉,炊烟散林屋。
秋原一何旷,薄阴翳丛竹。
时闻鸟雀喧,因念禾黍熟。
悠悠沮溺心,千载犹在目。
诗句释义及译文#### 秋日观稼楼晓望
注释:
- 秋日观稼楼:秋天的时节,站在观稼楼上眺望。
- 晓望:早晨的时候观看。
- 清:明亮、清新。
- 怅幽独:感到深深的孤独和寂寥。
- 登高眺远:登上高处,远望。
- 风物凄以肃:周围的景物显得格外凄凉和寂静。
- 炊烟散林屋:炊烟在树林间飘散。
- 秋原一何旷:秋天的原野多么宽广。
- 薄阴翳丛竹:稀疏的阴影覆盖在竹林上。
- 时闻鸟雀喧:时常听到鸟雀的叫声。
- 因念禾黍熟:因此思念庄稼已经成熟。
- 悠悠沮溺心:心中怀念像屈原、伯夷一样的志士。
- 沮溺心:指对古代贤人屈原、伯夷等的敬仰之情。
- 千载犹在目:《离骚》中屈原的事迹千年来仍然历历在目。
译文
清晨站在观稼楼上,看着天空放晴,心情也变得清爽起来。
我独自登上高处,放眼望去,周围的风景显得如此凄凉而寂静。
小溪流过村庄的门扉,炊烟袅袅升起,穿过树林的房子。
秋天的原野是如此广阔,但只有稀疏的阳光透过树梢。
时不时能听到鸟儿的叫声,让我不禁想起了成熟的庄稼。
这种情感让我想起那些如屈原、伯夷般忧国忧民的志士,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千年来依然清晰可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秋季早晨景象,并借此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感慨。诗中的“登高眺远”和“秋风萧瑟天气凉”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象,而“山中怅幽独”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通过对比“风物凄以肃”和“秋原一何旷”,诗人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及其对个人情感的影响。此外,诗中多次提到“炊烟”和“鸟雀”,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诗人通过对古人的怀念,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既有景的描绘,又有情的抒发,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