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秋气高,丹枫映茅屋。
农家各欣欣,门外山田熟。
相邀具鸡黍,悠然入深竹。
风物日萧疏,但见篱畔菊。
赏心惬所期,胜事良已足。
落景照湖光,孤亭暝岩麓。
注释:
- 野旷秋气高,丹枫映茅屋:野外空旷的秋天,秋气高远。丹枫映照着茅屋。
- 农家各欣欣,门外山田熟:农家们喜气洋洋,门外的山田已经成熟了。
- 相邀具鸡黍,悠然入深竹:邀请我一起去准备一些酒菜,悠闲地走进深深的竹林。
- 风物日萧疏,但见篱畔菊: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风景变得越来越稀疏,只看到篱笆旁的菊花。
- 赏心惬所期,胜事良已足:赏心悦目的心情满足了我的期待,美好的事物足够我满意了。
- 落景照湖光,孤亭暝岩麓:夕阳西下,湖水映衬着落日的余晖,孤独的亭子位于岩石的坡脚。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侄孙英园中度过的一个秋晚时节的情景。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细腻地刻画出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美好,以及作者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首句“野旷秋气高,丹枫映茅屋。”描绘出了一幅广阔的田野在秋天的气息中显得更加高远,而红彤彤的枫叶映照着简陋的茅屋。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农家各欣欣,门外山田熟。”描述了农家人各自忙碌的场景,门外的山田已经成熟了。这两句话进一步衬托出农村的宁静和丰收的喜悦。
然后是“相邀具鸡黍,悠然入深竹。”,作者邀请朋友一起准备酒菜,悠闲地走进深深的竹林。这两句表现了与朋友共度时光的快乐和对自然的欣赏。
接下来的“风物日萧疏,但见篱畔菊。”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景物逐渐变得稀疏,只见篱笆旁的菊花。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季节更迭的感受和对自然界变化的关注。
“赏心惬所期,胜事良已足。”,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心情愉悦、满足的感受,认为美好的事物足以令人感到满足。
最后两句“落景照湖光,孤亭暝岩麓。”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湖面映衬着落日的余晖,孤独的亭子位于岩石的坡脚。这两句话进一步衬托出夜晚来临前的宁静和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农家生活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快乐和满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