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浑忘色与声,朝来谁梦复谁醒。
五根七窍休疑我,同向白牛车上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贾岛,字阆仙,范阳(今北京大兴)人,是中唐著名的苦吟诗人。他早年曾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试不第,穷困潦倒终身。贾岛一生坎坷不平,屡试不第,屡投屡废,于是便以诗自遣,以诗为命,与孟郊齐名,并称为“郊寒岛瘦”。

宿洪山寺:在今安徽省合肥市西郊,山上建有洪山寺。

五根七窍:佛教称人的身体为“五根”,即头、颈、眼、耳、身五体;又以“七窍”指人的口、鼻、耳、目等七孔。这里借指自己的身体。休疑我:不要怀疑我。

同向白牛车上行:白牛车,即白骡子车,载着行李和僧人的车子。这里用“同”字表示自己和僧人一起乘着白骡子车而去。

赏析:

首句“了了浑忘色与声”,意为全神贯注地参悟佛理,连声音和颜色都忘记了。这是写作者入山后,专心致志地参禅悟道的情形。第二句“朝来谁梦复谁醒”,意为清晨醒来时,不知道是谁做梦,还是谁在清醒。这是写作者入山以后,对梦境和现实分不清楚,恍恍惚惚,如醉如痴,完全陶醉于佛学之中。第三句“五根七窍休疑我”。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不要怀疑我的身心,我是一心向佛的人。这是说,我虽然身体有五根(头、颈、眼、耳、身),但我已经超脱了这五根的束缚,而进入佛的世界,所以我可以心安理得地说:“我没有身体”。第四句“同向白牛车上行”,意思是我和我一同去的僧人,将乘坐那辆白骡子车,一起去追求佛的境界。这是说,我和僧人一起,将去追求佛的最高境界。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入山后的心境。作者在寺庙里住了几天,整天与僧人们一道诵经打坐,吃素念佛,彻夜不眠地参禅悟道。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他感到自己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世俗生活已不再关心,甚至对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淡漠。因此,在诗的最后一句中,他写道:“同向白牛车上行。”这句话既是对自己心境变化的写照,也是对人生道路的概括,它表明了自己今后的人生目标就是修行成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