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节车儿且共闲,万花扶得几翁还。
定山也有飞云顶,不是罗浮别有山。
注释:康节车儿,康节的车子。万花扶得几翁还,扶着我走过了万花盛开的道路。定山也有飞云顶,不是罗浮别有山。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定山时所作,诗中通过描写定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态度,认为官场生活如同云间之峰,虽然风光无限,但并非真正的归处。
康节车儿且共闲,万花扶得几翁还。
定山也有飞云顶,不是罗浮别有山。
注释:康节车儿,康节的车子。万花扶得几翁还,扶着我走过了万花盛开的道路。定山也有飞云顶,不是罗浮别有山。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定山时所作,诗中通过描写定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态度,认为官场生活如同云间之峰,虽然风光无限,但并非真正的归处。
秋行 老夫携一杖,岸帻向林皋。 九月木将脱,千峰秋更高。 乾坤真寓舍,世事直秋毫。 我与巢由辈,真为莫逆交。 注释: 1. 老夫:自称,表示谦虚。 2. 携:携带。 3. 一杖:一根拐杖。 4. 岸帻:整理头巾。 5. 林皋:指树林中的空地。 6. 九月:秋季,农历的九月初至月末。 7. 木将脱:树木开始脱落叶子。 8. 万峰:形容山峦众多。 9. 秋高:秋天天空高远。 10. 乾坤:宇宙天地
孤帆兼日下,高树与秋迎。 译文:我独自的船帆在夕阳下航行,高耸的树木和秋天一起迎接我的到来。 注释:孤帆:单独的帆船;兼日下:同时在下;高树与秋迎:高高的树和秋天一同迎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自己在长芦的孤独旅程,通过描绘自己独自航行、高耸的树木和秋天一同迎接的景象,展现了自己的孤独和坚韧。 天地真能大,江山各自清。 译文:天地间真是能够如此宽广,江山景色各有其独特的清新。 注释:天地真能大
泛江和寿卿 放艇夫何意,天机忽远林。 川云元浩荡,鱼鸟自高深。 万里平生眼,三人此日心。 因思邵康节,终日打乖吟。 注释: 1、艇夫:指划船的人。 2、天机:指自然界的规律。 3、川云:指流水中的云雾。 4、邵康节:指宋代邵雍(字康节),他善于用诗词来表现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赏析: 《泛江和寿卿》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泛江”为题,通过描绘江流、云彩、鱼鸟等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句:天边闻一雁,杳杳向南徂。 译文: 在寂静的夜空中,一只孤雁划过天际,向南飞去,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愁绪。今夜西风凛冽,吹散了秋日的温暖,也带来了他乡孤独的寒意。五个人各自奔赴千里之外,却只有书信不能随行,九月之交却未能寄出一字问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夜景和孤雁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别离的凄凉之感。诗人以“天边闻一雁”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接着
注释: 1. 细雨桄榔树,清泉苦竹根。 2. 先生说起旧时家业,风日短篱门。 3. 归计携诸友,迎舟立两孙。 4. 能寻白沙子,同醉浊醪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一封赠别信。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他的未来寄语和祝福,充满了浓厚的友情和期望之情。 “细雨桄榔树,清泉苦竹根。”首句以“细雨”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第二句“清泉苦竹根”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阁题诗坐,高怀散远秋”是要求回答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和译文进行分析。注意答题时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等语病现象。 本题中,“小阁题诗坐”是说诗人登上楼台,在栏杆上写下诗句;“高怀散远秋”是说诗人的胸怀豁达,思绪遥远,秋天的景色也进入他的视野。 【答案】 ①小阁:即小楼。②题诗:指登楼写诗
注释: 1. 轩腾都治凤:指任生像凤凰一样飞升。轩腾,高翔的样子,比喻升官;都治,泛指治理的地方;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2. 淡寂祗冥鸿:意指任生像一只孤独的鸿雁,在寂静的秋空中飞翔。淡寂,形容任生心境清静,不随波逐流;祗,只是;冥鸿,即鸿鹄,一种大雁,这里借指任生。 3. 尊酒堪谁别:意为在离别时,没有什么可以送别(任生的)东西。尊酒,指美酒佳肴;谁,谁可以做;别,告别、分别。 4.
【解析】 此诗首联“江晚真堪画,烟中树树清”描绘了一幅江水晚景图。次联“两人携小桨,万里荡秋溟”写诗人与友人泛舟江上的情景。第三联“醉眼岐周凤,虚名楚国萍”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最后“西山知我意,个个矗银屏”表达了作者归隐的愿望。 【答案】 译文:江水夕阳景色宜人,如画一般美丽。烟雾弥漫,江边的树木格外清晰。我和友人二人手执小桨,乘着小船在江面上荡漾。 赏析:①“江晚真堪画,烟中树树清”
圣像寺 圣像移舟入,僧佳寺亦佳。 白云何处所,秋径此袈裟。 细雨怜棕叶,香风问橘花。 野人幽僻甚,随意宿烟霞。 【释义】 1.圣像:佛教的佛像,是供奉在寺庙中的偶像。 2.移舟入:把船移到寺院内。 3.僧佳寺亦佳:僧人很好,寺院也很美。 4.白云何处所:白云飘在哪里呢? 5.秋径:秋天的小径。 6.此袈裟:这里的衣服。 7.细雨怜棕叶:细雨中我怜爱棕树叶。 8.香风问橘花
【注释】次:跟随。观物亭:即看物亭,位于今安徽宣城,是李白的旧地,他晚年常去游赏。 江山通一雨, 深似老夫清。 稍稍花全落, 沉沉鼓未晴。 坐当新竹拜, 睡起早霞明。 知我出门懒, 连阴故有情。 【赏析】此诗为七言律诗。首二句写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三、四句点出天气阴沉的原因。五六两句写自己闲卧观赏雨天美景,而心情愉快,精神振作。七八句写诗人对这种天气的喜爱,也反映了作者旷达的胸怀
注释: 人间何处问忙闲,黑发天涯白发还。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人生忙碌与闲暇的感慨,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人通过对比黑发和白发,表达了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认得玉台巾样好,先生须爱玉台山。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美丽事物的欣赏和喜爱。诗人以玉台巾为美,认为它如同玉台山上的美景一样令人陶醉,因此要珍惜和保护这种美好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玉台巾的描绘
诗句释义: 1. “种瓜” - 指的是种植植物,尤其是瓜果类。 2. “巧拙天心自不差” - 意指无论技艺多么高超或低劣,自然的天意不会因此而有所偏废。 3. “人间分付各生涯” - 表示人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和职业,各有各的安排。 4. “白头如此深山里” - 形容某人在深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老去。 5. “我不种瓜谁种瓜” - 表达了一种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态度
注释: 题画:在画上题诗。 如此风云际会辰:这是怎样的风云变幻的时机啊。 丈夫谁肯负经纶:男子汉,有谁能辜负自己的抱负呢? 我知茅屋深山者:我知道深山老屋里的人。 多是人间老病人:多半是人间的老病之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山图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如此风云际会辰”,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天地间风云变幻、生机勃勃的景象。紧接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赏析“谁人得与青天阔,独有孤帆岛树痕”这两句诗的妙处。首先,要明确这是诗人借景抒情的诗句,“谁人得与青天阔,独有孤帆岛树痕”一句,是说:谁能和那辽阔无边的天空相比?只有我独自驾着一叶孤舟,在茫茫大海上留下一道深深的树影。这两句话,一方面写出了诗人的壮怀激烈的胸怀;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乐观豪迈的性格。 【答案】 译文:万里江山陈瑞画
【注释】 元:指万物生长之本源。活脱:活泼、生机勃勃的样子。眼前:指目前所见之处。甘雨和风:甘美的雨水与温暖的和风。说大程:谈论高深的道理。 赏析: 方山道中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万物此中元活脱,眼前何处不流行”。诗人从宏观的角度,对整个自然界进行了描绘,他看到了万物的生长,感到了自然的生机,他看到了大自然的繁荣昌盛,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他看到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体会到了自然的活力
【注释】 我:我辈。文王:周文王,这里指儒家。肯未如:不如同。天光元本:自然的本性。真虚:真理。老生:老成的人或学者。提公案:指出法门、教条。静坐何须更读书:静静地坐着又何必去读那些经书呢? 【赏析】 这是一首以“静坐”为主题的七言绝句。诗人在诗中提倡“静坐”,认为“静坐”是“真虚”,是“自然”的本性。他否定那种动中求静的做法(即“老生更与提公案”),主张“静坐”即可达到真正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