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驴背不藏春,花柳东风眼自真。
道得程家新句子,老夫今日拜何人。
题江村卷
溪山驴背不藏春,花柳东风眼自真。
道得程家新句子,老夫今日拜何人。
注释:
- 溪、山:指山水景色。驴背:指骑牛的牧童。春:春天,此处形容景色如诗如画。
- 眼:眼神。真:真实自然、栩栩如生。
- 新句子:即“新诗句”,这里泛指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或艺术手法。
- 老夫今日拜何人:诗人在这首诗中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谦虚态度。意思是他今天能创作出什么好作品来,只能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而不敢自诩为高人一等。
溪山驴背不藏春,花柳东风眼自真。
道得程家新句子,老夫今日拜何人。
题江村卷
溪山驴背不藏春,花柳东风眼自真。
道得程家新句子,老夫今日拜何人。
注释:
秋行 老夫携一杖,岸帻向林皋。 九月木将脱,千峰秋更高。 乾坤真寓舍,世事直秋毫。 我与巢由辈,真为莫逆交。 注释: 1. 老夫:自称,表示谦虚。 2. 携:携带。 3. 一杖:一根拐杖。 4. 岸帻:整理头巾。 5. 林皋:指树林中的空地。 6. 九月:秋季,农历的九月初至月末。 7. 木将脱:树木开始脱落叶子。 8. 万峰:形容山峦众多。 9. 秋高:秋天天空高远。 10. 乾坤:宇宙天地
孤帆兼日下,高树与秋迎。 译文:我独自的船帆在夕阳下航行,高耸的树木和秋天一起迎接我的到来。 注释:孤帆:单独的帆船;兼日下:同时在下;高树与秋迎:高高的树和秋天一同迎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自己在长芦的孤独旅程,通过描绘自己独自航行、高耸的树木和秋天一同迎接的景象,展现了自己的孤独和坚韧。 天地真能大,江山各自清。 译文:天地间真是能够如此宽广,江山景色各有其独特的清新。 注释:天地真能大
泛江和寿卿 放艇夫何意,天机忽远林。 川云元浩荡,鱼鸟自高深。 万里平生眼,三人此日心。 因思邵康节,终日打乖吟。 注释: 1、艇夫:指划船的人。 2、天机:指自然界的规律。 3、川云:指流水中的云雾。 4、邵康节:指宋代邵雍(字康节),他善于用诗词来表现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赏析: 《泛江和寿卿》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泛江”为题,通过描绘江流、云彩、鱼鸟等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句:天边闻一雁,杳杳向南徂。 译文: 在寂静的夜空中,一只孤雁划过天际,向南飞去,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愁绪。今夜西风凛冽,吹散了秋日的温暖,也带来了他乡孤独的寒意。五个人各自奔赴千里之外,却只有书信不能随行,九月之交却未能寄出一字问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夜景和孤雁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别离的凄凉之感。诗人以“天边闻一雁”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接着
注释: 1. 细雨桄榔树,清泉苦竹根。 2. 先生说起旧时家业,风日短篱门。 3. 归计携诸友,迎舟立两孙。 4. 能寻白沙子,同醉浊醪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一封赠别信。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他的未来寄语和祝福,充满了浓厚的友情和期望之情。 “细雨桄榔树,清泉苦竹根。”首句以“细雨”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第二句“清泉苦竹根”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阁题诗坐,高怀散远秋”是要求回答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和译文进行分析。注意答题时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等语病现象。 本题中,“小阁题诗坐”是说诗人登上楼台,在栏杆上写下诗句;“高怀散远秋”是说诗人的胸怀豁达,思绪遥远,秋天的景色也进入他的视野。 【答案】 ①小阁:即小楼。②题诗:指登楼写诗
注释: 1. 轩腾都治凤:指任生像凤凰一样飞升。轩腾,高翔的样子,比喻升官;都治,泛指治理的地方;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2. 淡寂祗冥鸿:意指任生像一只孤独的鸿雁,在寂静的秋空中飞翔。淡寂,形容任生心境清静,不随波逐流;祗,只是;冥鸿,即鸿鹄,一种大雁,这里借指任生。 3. 尊酒堪谁别:意为在离别时,没有什么可以送别(任生的)东西。尊酒,指美酒佳肴;谁,谁可以做;别,告别、分别。 4.
【解析】 此诗首联“江晚真堪画,烟中树树清”描绘了一幅江水晚景图。次联“两人携小桨,万里荡秋溟”写诗人与友人泛舟江上的情景。第三联“醉眼岐周凤,虚名楚国萍”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最后“西山知我意,个个矗银屏”表达了作者归隐的愿望。 【答案】 译文:江水夕阳景色宜人,如画一般美丽。烟雾弥漫,江边的树木格外清晰。我和友人二人手执小桨,乘着小船在江面上荡漾。 赏析:①“江晚真堪画,烟中树树清”
圣像寺 圣像移舟入,僧佳寺亦佳。 白云何处所,秋径此袈裟。 细雨怜棕叶,香风问橘花。 野人幽僻甚,随意宿烟霞。 【释义】 1.圣像:佛教的佛像,是供奉在寺庙中的偶像。 2.移舟入:把船移到寺院内。 3.僧佳寺亦佳:僧人很好,寺院也很美。 4.白云何处所:白云飘在哪里呢? 5.秋径:秋天的小径。 6.此袈裟:这里的衣服。 7.细雨怜棕叶:细雨中我怜爱棕树叶。 8.香风问橘花
【注释】次:跟随。观物亭:即看物亭,位于今安徽宣城,是李白的旧地,他晚年常去游赏。 江山通一雨, 深似老夫清。 稍稍花全落, 沉沉鼓未晴。 坐当新竹拜, 睡起早霞明。 知我出门懒, 连阴故有情。 【赏析】此诗为七言律诗。首二句写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三、四句点出天气阴沉的原因。五六两句写自己闲卧观赏雨天美景,而心情愉快,精神振作。七八句写诗人对这种天气的喜爱,也反映了作者旷达的胸怀
注释:世间的事情太繁忙,让我感到寂寞无聊;我像一只鹪鹩,用潦草的笔迹书写文章。谁真的笑话我,把山腰上的枸菊苗挖断了呢?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任夔州司户参军期间。当时王判官被派往蜀地任职,诗人在送别时写下这一首诗。首联点出送别的原因。颔联是说,世务闲闻到寂寥,鹪鹩用潦草的笔迹书写文章,比喻自己为官清闲而生活枯燥。颈联则是说,谁能真正笑我长镵柄,斸断山腰枸菊苗。诗人自比鹪鹩,说自己虽然有才华但不被重用
《送王判簿归蜀时萧尹在邑 其二》是一首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王判簿归蜀途中,萧尹仍留任的感慨。下面将逐句进行翻译、释义: 1. 第一句:“僻坞桃花已失公,买刀何许更相逢。”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看到僻静山谷里已经没有盛开的桃花,而友人王判簿却依然坚守岗位,这不禁让诗人感叹,何时才能再次与友人相见。这里的“买刀”暗喻寻找和等待。 2. 第二句:“饿夫半勺秋来梦,须绕巫山十二峰
诗句原文: 片语丰干偶觉违,一年风雨几柴扉。 可知老子黄山月,也送巴江万里归。 译文与注释: 当我的友人王判簿离开蜀地返回时,萧尹还在城里,我偶然间感到有些不悦。这一年里,我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多少次推开了家门。我知道,正如那黄山上的月亮,我的友人也会像那明月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带着对故乡的思念和牵挂,一路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昶在送别朋友王判簿归蜀时所作
【注释】 乾坤:天地。关:门。白头师友:指与自己有共同志趣的朋友。万古:形容长久。我一山:以“我”为山,意即我自成一山。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的隐逸情怀。诗的前半部分借“乾坤”、“关”等语抒写胸襟;后半部分则写诗人对友人的规劝和自我表白。 首句“一语乾坤更几关”,是说天地间有多少事值得人们去关心呢?“一语”二字表明了全篇主旨。“乾坤”是天地,这里用来比喻世事。“更”字说明有许多值得操心的事
【注释】 乾坤:天地。了:尽。何如:如何。怪伟:奇特伟岸。公然:公开地。一大书:一篇大文。参:一本《参同契》。欲破:将要被破。老拳:拳头。搥:击,打。碎:打碎。楼居:指楼阁,即高楼。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楼阁的强烈感情和不满情绪,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不平和对理想的追求。 “乾坤了尽了何如,怪伟公然一大书。”首句点出题意:天地间已经完了,我对此感到十分遗憾。第二句写楼阁的宏伟壮丽
【注释】 醉,本词的“半山亭”是作者晚年隐居处。老眼苍茫指年事已高、视力模糊。聊复,姑且。数椽,几间房屋。青天,指天空。谁家,是谁家的。属,依附。 【赏析】 此词写诗人退居山林,自得其乐,与世无争的情景。全词语言质朴自然,不假雕饰。 上片写诗人退居后的闲适生活。开头一句写自己年老眼花,但依然想喝酒解闷,这反映出诗人对酒的喜爱。第二句写自己在山中只有几间简陋的房舍,过着隐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