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万事可终闲,更际明良拜舞间。
我病既深扶不起,吾儿何敢亦青山。
注释:
人间万事可终闲,更际明良拜舞间。
我病既深扶不起,吾儿何敢亦青山?
注释:
人间万事可以悠闲自在,在皇上的恩泽和百姓的爱戴中。
我的疾病已经十分严重,不能被扶起,你的儿子有什么资格去追求功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病重和儿子的求官之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期望和鼓励。
人间万事可终闲,更际明良拜舞间。
我病既深扶不起,吾儿何敢亦青山。
注释:
人间万事可终闲,更际明良拜舞间。
我病既深扶不起,吾儿何敢亦青山?
注释:
人间万事可以悠闲自在,在皇上的恩泽和百姓的爱戴中。
我的疾病已经十分严重,不能被扶起,你的儿子有什么资格去追求功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病重和儿子的求官之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期望和鼓励。
秋行 老夫携一杖,岸帻向林皋。 九月木将脱,千峰秋更高。 乾坤真寓舍,世事直秋毫。 我与巢由辈,真为莫逆交。 注释: 1. 老夫:自称,表示谦虚。 2. 携:携带。 3. 一杖:一根拐杖。 4. 岸帻:整理头巾。 5. 林皋:指树林中的空地。 6. 九月:秋季,农历的九月初至月末。 7. 木将脱:树木开始脱落叶子。 8. 万峰:形容山峦众多。 9. 秋高:秋天天空高远。 10. 乾坤:宇宙天地
孤帆兼日下,高树与秋迎。 译文:我独自的船帆在夕阳下航行,高耸的树木和秋天一起迎接我的到来。 注释:孤帆:单独的帆船;兼日下:同时在下;高树与秋迎:高高的树和秋天一同迎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自己在长芦的孤独旅程,通过描绘自己独自航行、高耸的树木和秋天一同迎接的景象,展现了自己的孤独和坚韧。 天地真能大,江山各自清。 译文:天地间真是能够如此宽广,江山景色各有其独特的清新。 注释:天地真能大
泛江和寿卿 放艇夫何意,天机忽远林。 川云元浩荡,鱼鸟自高深。 万里平生眼,三人此日心。 因思邵康节,终日打乖吟。 注释: 1、艇夫:指划船的人。 2、天机:指自然界的规律。 3、川云:指流水中的云雾。 4、邵康节:指宋代邵雍(字康节),他善于用诗词来表现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赏析: 《泛江和寿卿》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泛江”为题,通过描绘江流、云彩、鱼鸟等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句:天边闻一雁,杳杳向南徂。 译文: 在寂静的夜空中,一只孤雁划过天际,向南飞去,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愁绪。今夜西风凛冽,吹散了秋日的温暖,也带来了他乡孤独的寒意。五个人各自奔赴千里之外,却只有书信不能随行,九月之交却未能寄出一字问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夜景和孤雁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别离的凄凉之感。诗人以“天边闻一雁”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接着
注释: 1. 细雨桄榔树,清泉苦竹根。 2. 先生说起旧时家业,风日短篱门。 3. 归计携诸友,迎舟立两孙。 4. 能寻白沙子,同醉浊醪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一封赠别信。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他的未来寄语和祝福,充满了浓厚的友情和期望之情。 “细雨桄榔树,清泉苦竹根。”首句以“细雨”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第二句“清泉苦竹根”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阁题诗坐,高怀散远秋”是要求回答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和译文进行分析。注意答题时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等语病现象。 本题中,“小阁题诗坐”是说诗人登上楼台,在栏杆上写下诗句;“高怀散远秋”是说诗人的胸怀豁达,思绪遥远,秋天的景色也进入他的视野。 【答案】 ①小阁:即小楼。②题诗:指登楼写诗
注释: 1. 轩腾都治凤:指任生像凤凰一样飞升。轩腾,高翔的样子,比喻升官;都治,泛指治理的地方;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2. 淡寂祗冥鸿:意指任生像一只孤独的鸿雁,在寂静的秋空中飞翔。淡寂,形容任生心境清静,不随波逐流;祗,只是;冥鸿,即鸿鹄,一种大雁,这里借指任生。 3. 尊酒堪谁别:意为在离别时,没有什么可以送别(任生的)东西。尊酒,指美酒佳肴;谁,谁可以做;别,告别、分别。 4.
【解析】 此诗首联“江晚真堪画,烟中树树清”描绘了一幅江水晚景图。次联“两人携小桨,万里荡秋溟”写诗人与友人泛舟江上的情景。第三联“醉眼岐周凤,虚名楚国萍”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最后“西山知我意,个个矗银屏”表达了作者归隐的愿望。 【答案】 译文:江水夕阳景色宜人,如画一般美丽。烟雾弥漫,江边的树木格外清晰。我和友人二人手执小桨,乘着小船在江面上荡漾。 赏析:①“江晚真堪画,烟中树树清”
圣像寺 圣像移舟入,僧佳寺亦佳。 白云何处所,秋径此袈裟。 细雨怜棕叶,香风问橘花。 野人幽僻甚,随意宿烟霞。 【释义】 1.圣像:佛教的佛像,是供奉在寺庙中的偶像。 2.移舟入:把船移到寺院内。 3.僧佳寺亦佳:僧人很好,寺院也很美。 4.白云何处所:白云飘在哪里呢? 5.秋径:秋天的小径。 6.此袈裟:这里的衣服。 7.细雨怜棕叶:细雨中我怜爱棕树叶。 8.香风问橘花
【注释】次:跟随。观物亭:即看物亭,位于今安徽宣城,是李白的旧地,他晚年常去游赏。 江山通一雨, 深似老夫清。 稍稍花全落, 沉沉鼓未晴。 坐当新竹拜, 睡起早霞明。 知我出门懒, 连阴故有情。 【赏析】此诗为七言律诗。首二句写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三、四句点出天气阴沉的原因。五六两句写自己闲卧观赏雨天美景,而心情愉快,精神振作。七八句写诗人对这种天气的喜爱,也反映了作者旷达的胸怀
注释: 1. 桂花一树几人分:桂花树是很多人分享的,我们都是共享者。 2. 吃著三场应举文:在考试中吃了三年的苦头,应考的文章。 3. 富贵汝知何物是:你可知富贵是什么? 4. 浮云之外且浮云:像浮云一样飘浮不定,没有固定的东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送别小儿会乡试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诗人通过对桂花树的描写,引出了人生的无常和共享的观念。“桂花一树几人分”
注释:庭院里的草,真的传到晦翁这里了。这真让人感到惊奇,万紫千红的景象,怎么就突然来到了眼前呢?要知道我的肝胆之志,并不在于那些豪门贵族的学问和经书传注之中。 赏析:诗人汪循在诗中以“庭草”为引子,抒发自己不屈于豪门权贵、坚守正义节操的决心。他自比为朱门学人,意指那些豪门贵族的学问和经书传注。他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在于这些,而应该像庭院中的花草一样自然生长、无拘无束
【诗词】 华亭金藻休宁汪循上海张澡诸友枉顾定山且索一言于其别诗以道意 其二 【注释】 华亭:地名,位于今上海市松江区。 金藻:指诗人汪循。 休宁:地名,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汪循(1305年~1369年):元明之际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彦真,号东阳居士,浙江长兴人。 上海:地名,今上海市。 张澡(约14世纪):元朝著名书法家,字子发,号月湖居士,松江府乌程县人。 诸友:朋友们。 枉顾:拜访
【注释】 1. 尧天:指尧帝时代的太平盛世,这里比喻理想的生活环境。2. 须还寸补看:形容人有缺点、不足之处,要像修补衣服一样,一点一点地加以改正。3. 分付:吩咐;嘱托。4. 顽:愚笨,这里指孩子。5. 菜羹:指粗茶淡饭的家常饭菜。6. 顾:顾盼,这里有嫌弃、不放在眼里的意思。7. 难:指生活困难。8.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殷切希望和对人生哲理的体悟。首句“尧天一屋尽容安”
送小儿会乡试 其一 窗纸还涂丙子鸦,人间裘冶未须夸。 明朝领取君恩处,莫画青山旧样花。 注释与赏析: 1. 窗纸还涂丙子鸦:窗户的纸被涂成黑色,上面画着像乌鸦一样的图案,这是古代窗花的一种常见形式,象征着吉祥或辟邪。 2. 人间裘冶未须夸:“裘冶”在这里可能是指穿着华丽的衣物,而“未须夸”意味着不必过于炫耀。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谦虚的态度,即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应保持朴实无华的心态。 3.
【注释】 吴吕山:指苏州的吴门,今属江苏。吕山,即虎丘山,在苏州西南。 春风流荡吕山歌:指春天到了,到处都有歌声。 野月肩舆到已多:指在野外乘着轿子游览已经很多了。到:到达。 转首烟花虽易别:回头一望,那些美丽的风景就很容易地消失了。 老天留与太湖波:指老天爷把美丽的景色留给太湖湖面。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前两句写春游之乐,后两句写美景难留之情。全诗以景语起笔,中间写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