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如膏雨,天边披絮云。
眼前春事急,公是耦耕人。
注释:
野外像膏雨一样,天边布满絮云。眼前春耕之事急迫,你是农人中的楷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象。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牛耕田陇、春云飘渺的田园风光图。后两句则直接点题,写出了作者在田间辛勤耕作的情景,也表达了他对农人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优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野外如膏雨,天边披絮云。
眼前春事急,公是耦耕人。
注释:
野外像膏雨一样,天边布满絮云。眼前春耕之事急迫,你是农人中的楷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象。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牛耕田陇、春云飘渺的田园风光图。后两句则直接点题,写出了作者在田间辛勤耕作的情景,也表达了他对农人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优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秋行 老夫携一杖,岸帻向林皋。 九月木将脱,千峰秋更高。 乾坤真寓舍,世事直秋毫。 我与巢由辈,真为莫逆交。 注释: 1. 老夫:自称,表示谦虚。 2. 携:携带。 3. 一杖:一根拐杖。 4. 岸帻:整理头巾。 5. 林皋:指树林中的空地。 6. 九月:秋季,农历的九月初至月末。 7. 木将脱:树木开始脱落叶子。 8. 万峰:形容山峦众多。 9. 秋高:秋天天空高远。 10. 乾坤:宇宙天地
孤帆兼日下,高树与秋迎。 译文:我独自的船帆在夕阳下航行,高耸的树木和秋天一起迎接我的到来。 注释:孤帆:单独的帆船;兼日下:同时在下;高树与秋迎:高高的树和秋天一同迎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自己在长芦的孤独旅程,通过描绘自己独自航行、高耸的树木和秋天一同迎接的景象,展现了自己的孤独和坚韧。 天地真能大,江山各自清。 译文:天地间真是能够如此宽广,江山景色各有其独特的清新。 注释:天地真能大
泛江和寿卿 放艇夫何意,天机忽远林。 川云元浩荡,鱼鸟自高深。 万里平生眼,三人此日心。 因思邵康节,终日打乖吟。 注释: 1、艇夫:指划船的人。 2、天机:指自然界的规律。 3、川云:指流水中的云雾。 4、邵康节:指宋代邵雍(字康节),他善于用诗词来表现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赏析: 《泛江和寿卿》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泛江”为题,通过描绘江流、云彩、鱼鸟等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句:天边闻一雁,杳杳向南徂。 译文: 在寂静的夜空中,一只孤雁划过天际,向南飞去,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愁绪。今夜西风凛冽,吹散了秋日的温暖,也带来了他乡孤独的寒意。五个人各自奔赴千里之外,却只有书信不能随行,九月之交却未能寄出一字问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夜景和孤雁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别离的凄凉之感。诗人以“天边闻一雁”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接着
注释: 1. 细雨桄榔树,清泉苦竹根。 2. 先生说起旧时家业,风日短篱门。 3. 归计携诸友,迎舟立两孙。 4. 能寻白沙子,同醉浊醪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一封赠别信。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他的未来寄语和祝福,充满了浓厚的友情和期望之情。 “细雨桄榔树,清泉苦竹根。”首句以“细雨”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第二句“清泉苦竹根”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阁题诗坐,高怀散远秋”是要求回答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和译文进行分析。注意答题时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等语病现象。 本题中,“小阁题诗坐”是说诗人登上楼台,在栏杆上写下诗句;“高怀散远秋”是说诗人的胸怀豁达,思绪遥远,秋天的景色也进入他的视野。 【答案】 ①小阁:即小楼。②题诗:指登楼写诗
注释: 1. 轩腾都治凤:指任生像凤凰一样飞升。轩腾,高翔的样子,比喻升官;都治,泛指治理的地方;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2. 淡寂祗冥鸿:意指任生像一只孤独的鸿雁,在寂静的秋空中飞翔。淡寂,形容任生心境清静,不随波逐流;祗,只是;冥鸿,即鸿鹄,一种大雁,这里借指任生。 3. 尊酒堪谁别:意为在离别时,没有什么可以送别(任生的)东西。尊酒,指美酒佳肴;谁,谁可以做;别,告别、分别。 4.
【解析】 此诗首联“江晚真堪画,烟中树树清”描绘了一幅江水晚景图。次联“两人携小桨,万里荡秋溟”写诗人与友人泛舟江上的情景。第三联“醉眼岐周凤,虚名楚国萍”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最后“西山知我意,个个矗银屏”表达了作者归隐的愿望。 【答案】 译文:江水夕阳景色宜人,如画一般美丽。烟雾弥漫,江边的树木格外清晰。我和友人二人手执小桨,乘着小船在江面上荡漾。 赏析:①“江晚真堪画,烟中树树清”
圣像寺 圣像移舟入,僧佳寺亦佳。 白云何处所,秋径此袈裟。 细雨怜棕叶,香风问橘花。 野人幽僻甚,随意宿烟霞。 【释义】 1.圣像:佛教的佛像,是供奉在寺庙中的偶像。 2.移舟入:把船移到寺院内。 3.僧佳寺亦佳:僧人很好,寺院也很美。 4.白云何处所:白云飘在哪里呢? 5.秋径:秋天的小径。 6.此袈裟:这里的衣服。 7.细雨怜棕叶:细雨中我怜爱棕树叶。 8.香风问橘花
【注释】次:跟随。观物亭:即看物亭,位于今安徽宣城,是李白的旧地,他晚年常去游赏。 江山通一雨, 深似老夫清。 稍稍花全落, 沉沉鼓未晴。 坐当新竹拜, 睡起早霞明。 知我出门懒, 连阴故有情。 【赏析】此诗为七言律诗。首二句写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三、四句点出天气阴沉的原因。五六两句写自己闲卧观赏雨天美景,而心情愉快,精神振作。七八句写诗人对这种天气的喜爱,也反映了作者旷达的胸怀
诗句输出:欲识苦吟心事,公髭日断几茎。 译文注释:想要识别出苦苦吟咏时的心事,您的胡子一天就少了几根。 赏析: 《茅林八景其七竹轩诗兴》是明代文学家张吉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竹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意味。其中“公髭日断几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刻苦写作而逐渐变白的头发,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执着
茅林八景 其八 芝馆书声 平生用不尽,古人一卷书。 持此争愚圣,今人万卷馀。 注释与赏析: 1. 生平用不尽:表达了作者对知识渴望的强烈情感,认为自己一生所积累的知识是永远也用不完的。这反映了一种对知识的无尽追求和珍视的态度。 2. 古人一卷书:强调了读书对于古代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他们只需要一本书就能学到一生所需的知识。这里体现了古代读书人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方式
【注释】 九鹭:指鹤。鹭,水鸟。 沧洲:泛指江湖。沧洲,指江湖之间。 倚杖:拄着拐杖。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题《九鹭图》的一首五言古诗。 首句“白雪数拳元自好”,是诗人在赞美白鹤洁白如玉、清高脱俗的品质,同时也暗含了诗人自己追求高尚品质的人生态度。第二句“老夫门外一江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湖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第三句“沧洲倚杖忽相近”则将诗人置于沧洲,倚杖远望
【注释】: 1. 神物本天用:神灵之物,本是上天的造化。 2. 寒山深见底:寒山深深可见水底。 3. 不得抱珠眠:不能像珍珠一样被埋藏。 4. 明年春雨里:指来年春天,在细雨滋润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夜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命哲理的思考。诗人以“龙潭秋月”为题,描绘了一幅秋天夜晚的美景图。月亮高悬在夜空中,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诗中的“神物本天用
【注释】 暝:傍晚。翳:遮蔽。寒城:冷落的古城。明催:催促明亮。古路:荒凉的道路。胸中纷扰梦:心中纷乱如梦。几:同“记”,指代自己。 【赏析】 暮色中,雨点打湿了古城,寒气袭人,诗人伫立在寺门外,看着行人匆匆离去。颔联用一“催”字,把夕阳西下、行人匆匆的动态表现出来,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气氛。颈联写情,作者看到自己的心烦意乱像一团梦一样,被黄昏的到来打断。尾联以抒情作结,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以下是对《茅林八景其三 林溪渔钓》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诗句释义: 1. 白头据盘石:形容老人像盘石一般坚固,坚守在河边。 2. 长竿弄烟水:使用长竿在水中挥舞,营造出一幅动态的画面。 3. 为问梦中怨:询问是否有人在梦中哀怨。 4. 孰与溪鱼美:比较梦中的怨恨与溪中的鱼儿哪个更美。 译文: 老人像盘石一样坚定地站在河边,用长竿在水中挥舞,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画面。他不禁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