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据盘石,长竿弄烟水。
为问梦中怨,孰与溪鱼美。
以下是对《茅林八景其三 林溪渔钓》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诗句释义:
- 白头据盘石:形容老人像盘石一般坚固,坚守在河边。
- 长竿弄烟水:使用长竿在水中挥舞,营造出一幅动态的画面。
- 为问梦中怨:询问是否有人在梦中哀怨。
- 孰与溪鱼美:比较梦中的怨恨与溪中的鱼儿哪个更美。
译文:
老人像盘石一样坚定地站在河边,用长竿在水中挥舞,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画面。他不禁会问:是不是有人在梦中哀怨?相比之下,溪中的鱼儿似乎更加美丽。
赏析:
《茅林八景其三 林溪渔钓》是明代诗人庄昶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河边垂钓的场景,通过对比老人和溪中的鱼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人以“白头据盘石”开头,形象地描绘了这位老人的形象,他像盘石一样坚定,无论风吹雨打都屹立不倒。接着,他用“长竿弄烟水”来形容自己用长竿在水面上挥舞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通过“为问梦中怨”这一提问,引出了他对人生的一种思考。他认为人生的苦乐并不在于物质的多少,而在于内心的感受。因此,他提出了一个疑问:“孰与溪鱼美?”这句话意味着,比起梦中的怨言,溪中的鱼儿显得更加美丽。这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孰与溪鱼美”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认为人生的真正美好不在于外在的物质,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茅林八景其三 林溪渔钓》这首诗通过对老人钓鱼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拥有,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