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既已死,生理那可得。
千古一孤坟,空山落寒月。
人生既已死,生理那可得。
千古一孤坟,空山落寒月。
注释:人生既然已经结束,生命的本质又怎么能够把握呢?就像这世间只有一个孤独的坟墓,四周只有寒冷的月光映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死亡与生命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诗人以“人生既已死,生理那可得”开篇,直陈生死之理,揭示出生命无常、终将消逝的主题。接着,“千古一孤坟”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观点,通过描绘历史长河中无数生命消逝后的孤寂坟茔,凸显个体生命的渺小与无常。
“空山落寒月”则借助自然景象来强化这种孤独感。月亮作为夜晚的象征,常常被用来表达寂寞与冷清的情感。在寂静的山谷中,一轮冷月高挂,为孤坟增添了几分凄清和孤独的氛围,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人还通过对比“公恩在燕北,更活江西命”,表达了他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在这里,“公恩”可能指的是某个人或某位官员对他人或社会的贡献和恩惠。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暗示着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无论在哪里生活,都应该尽力去追求和奉献,因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此。最后,“问余何以知,冷庵印公印”一句,则是诗人自我反思的结果,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挽查姓民·公恩在燕北》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它通过对生命、死亡和价值的深入思考,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关于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