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翠山皆洞,深红树颇花。
人夸仙世界,我笑是贫家。
【注释】翠:绿色。仙世界:指人间仙境。
译文:青山绿水,洞府众多,深红的花树,美不胜收。人们羡慕的神仙般的美景,我笑称是贫家的。
赏析:此诗描写了作者所居的山中美景。首二句写山景,用“老”字突出其险峻之特点;后二句写花景,用“深”字强调其繁茂之美。最后两句则以“人夸”和“我笑”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自得其乐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意境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山水小品诗。
老翠山皆洞,深红树颇花。
人夸仙世界,我笑是贫家。
【注释】翠:绿色。仙世界:指人间仙境。
译文:青山绿水,洞府众多,深红的花树,美不胜收。人们羡慕的神仙般的美景,我笑称是贫家的。
赏析:此诗描写了作者所居的山中美景。首二句写山景,用“老”字突出其险峻之特点;后二句写花景,用“深”字强调其繁茂之美。最后两句则以“人夸”和“我笑”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自得其乐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意境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山水小品诗。
秋行 老夫携一杖,岸帻向林皋。 九月木将脱,千峰秋更高。 乾坤真寓舍,世事直秋毫。 我与巢由辈,真为莫逆交。 注释: 1. 老夫:自称,表示谦虚。 2. 携:携带。 3. 一杖:一根拐杖。 4. 岸帻:整理头巾。 5. 林皋:指树林中的空地。 6. 九月:秋季,农历的九月初至月末。 7. 木将脱:树木开始脱落叶子。 8. 万峰:形容山峦众多。 9. 秋高:秋天天空高远。 10. 乾坤:宇宙天地
孤帆兼日下,高树与秋迎。 译文:我独自的船帆在夕阳下航行,高耸的树木和秋天一起迎接我的到来。 注释:孤帆:单独的帆船;兼日下:同时在下;高树与秋迎:高高的树和秋天一同迎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自己在长芦的孤独旅程,通过描绘自己独自航行、高耸的树木和秋天一同迎接的景象,展现了自己的孤独和坚韧。 天地真能大,江山各自清。 译文:天地间真是能够如此宽广,江山景色各有其独特的清新。 注释:天地真能大
泛江和寿卿 放艇夫何意,天机忽远林。 川云元浩荡,鱼鸟自高深。 万里平生眼,三人此日心。 因思邵康节,终日打乖吟。 注释: 1、艇夫:指划船的人。 2、天机:指自然界的规律。 3、川云:指流水中的云雾。 4、邵康节:指宋代邵雍(字康节),他善于用诗词来表现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赏析: 《泛江和寿卿》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泛江”为题,通过描绘江流、云彩、鱼鸟等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句:天边闻一雁,杳杳向南徂。 译文: 在寂静的夜空中,一只孤雁划过天际,向南飞去,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愁绪。今夜西风凛冽,吹散了秋日的温暖,也带来了他乡孤独的寒意。五个人各自奔赴千里之外,却只有书信不能随行,九月之交却未能寄出一字问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夜景和孤雁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别离的凄凉之感。诗人以“天边闻一雁”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接着
注释: 1. 细雨桄榔树,清泉苦竹根。 2. 先生说起旧时家业,风日短篱门。 3. 归计携诸友,迎舟立两孙。 4. 能寻白沙子,同醉浊醪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一封赠别信。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他的未来寄语和祝福,充满了浓厚的友情和期望之情。 “细雨桄榔树,清泉苦竹根。”首句以“细雨”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第二句“清泉苦竹根”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阁题诗坐,高怀散远秋”是要求回答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和译文进行分析。注意答题时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等语病现象。 本题中,“小阁题诗坐”是说诗人登上楼台,在栏杆上写下诗句;“高怀散远秋”是说诗人的胸怀豁达,思绪遥远,秋天的景色也进入他的视野。 【答案】 ①小阁:即小楼。②题诗:指登楼写诗
注释: 1. 轩腾都治凤:指任生像凤凰一样飞升。轩腾,高翔的样子,比喻升官;都治,泛指治理的地方;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2. 淡寂祗冥鸿:意指任生像一只孤独的鸿雁,在寂静的秋空中飞翔。淡寂,形容任生心境清静,不随波逐流;祗,只是;冥鸿,即鸿鹄,一种大雁,这里借指任生。 3. 尊酒堪谁别:意为在离别时,没有什么可以送别(任生的)东西。尊酒,指美酒佳肴;谁,谁可以做;别,告别、分别。 4.
【解析】 此诗首联“江晚真堪画,烟中树树清”描绘了一幅江水晚景图。次联“两人携小桨,万里荡秋溟”写诗人与友人泛舟江上的情景。第三联“醉眼岐周凤,虚名楚国萍”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最后“西山知我意,个个矗银屏”表达了作者归隐的愿望。 【答案】 译文:江水夕阳景色宜人,如画一般美丽。烟雾弥漫,江边的树木格外清晰。我和友人二人手执小桨,乘着小船在江面上荡漾。 赏析:①“江晚真堪画,烟中树树清”
圣像寺 圣像移舟入,僧佳寺亦佳。 白云何处所,秋径此袈裟。 细雨怜棕叶,香风问橘花。 野人幽僻甚,随意宿烟霞。 【释义】 1.圣像:佛教的佛像,是供奉在寺庙中的偶像。 2.移舟入:把船移到寺院内。 3.僧佳寺亦佳:僧人很好,寺院也很美。 4.白云何处所:白云飘在哪里呢? 5.秋径:秋天的小径。 6.此袈裟:这里的衣服。 7.细雨怜棕叶:细雨中我怜爱棕树叶。 8.香风问橘花
【注释】次:跟随。观物亭:即看物亭,位于今安徽宣城,是李白的旧地,他晚年常去游赏。 江山通一雨, 深似老夫清。 稍稍花全落, 沉沉鼓未晴。 坐当新竹拜, 睡起早霞明。 知我出门懒, 连阴故有情。 【赏析】此诗为七言律诗。首二句写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三、四句点出天气阴沉的原因。五六两句写自己闲卧观赏雨天美景,而心情愉快,精神振作。七八句写诗人对这种天气的喜爱,也反映了作者旷达的胸怀
【注释】 细雨:春雨。 其一:这是第一首诗,下称“其一”。 摊书卷:展开书本。 风花:指风中飘荡的花瓣。 坐晚轩:坐在晚上的窗前。 开笼拜鹦鹉:打开鹦鹉笼子向它行礼。 鹦鹉会人言:鹦鹉能学人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鹦鹉的形象。 首句写鹦鹉在春雨中,被人们饲养起来供人欣赏玩赏。第二句写鹦鹉在春雨过后,在晚轩中飞舞。第三句通过“开笼”和“拜”字来写鹦鹉与人的关系密切。第四句写鹦鹉会说话
注释: 细雨:小雨。 短帽花能舞,长歌袖亦轩。 䦧墙诗最好,不是圣人言。 译文: 小雨如细密的雨点,落在花上,花儿随风摇曳,如同在跳舞。 大雨如瀑布倾泻而下,落在衣袖上,衣袖随着歌声飘扬。 墙角的诗最动人,不是圣人说的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图,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第一句“短帽花能舞”,诗人用“短帽”形容春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雨滋润万物的景象。同时
细雨其三 默默闲思坐,萧然闲此轩。 田家荆树好,好亦不须言。 注释译文赏析: 细细的春雨绵绵地落下,我默默地思考着坐在小窗下。 这小轩是闲人闲情闲意的去处。 田家的荆树好,好也无须多说。 【注释】: 1. 细雨:指春雨。 2. 默默:静默。 3. 萧然:寂静的样子。 4. 闲此轩:在此处闲坐。 5. 荆树:一种树木,叶子可编席,茎皮可造纸。 6. 田家:农家。 7. 好:美好。 8. 不须言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诗句解析 - “有诗俱月底”:表示诗人拥有的诗词都汇聚在月末。这里的“月底”可能指的是诗人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或者是指某个特定的月末时刻。 - “无酒不松根”:意味着没有酒的话,诗人就没有松树的根作为栖息之所。这表达了诗人对于饮酒的依赖和喜爱,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元素的热爱。 2. 译文对照 - “有诗俱月底”:所有的诗都在这个月末聚集。 - “无酒不松根”:没有酒
和杜韵 其一 山晚溪喧减,天秋月放多。 译文及注释如下: > 傍晚时分,山林中的声音渐渐稀少,天空中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 > 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山林的宁静景象,以及天空中明亮的月亮。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山野的喧嚣与天空中的静谧相映成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诗人通过对声音和月亮的描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
江游 秋天,我乘着小船游览在江上,从江边出来更感到心情悠闲。 白鹭在江面上飞翔,江水显得格外宽广,天空中皎洁的月亮高挂在天空。 注释: 江游:指诗人泛舟于长江的游历活动。 秋来:即“秋始”,指秋天开始的时候。 乘艇子:乘坐小船。 子,通“子” 出浦:从江边出来。 浦,通“浦”。 悠然:悠闲舒适的样子。 鸟白:白色的鸟儿,这里指白鹭。 白,通“白鹭”。 江初阔:江水开始显得宽阔。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