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秋风送客怀,醉台老眼看金台。
三千里路今犹在,二十年来此度淮。
天地岂胜容俯仰,圣恩何处答涓埃。
邳徐几点飞鸿外,又长秋帆带雨开。
诗句
朝离新息县,初乱一水碧。暮宿淮南村,已度千山赤。
译文
早晨离开新息,刚开始在一水之侧的碧波中迷离。傍晚来到淮南乡村,已经越过了连绵的千山。
注释
- 新息:地名,位于宋朝境内。
- 一水碧:描述河水清澈见底的景象。
- 淮南村:地理位置,可能是作者旅途中的一个停靠点。
- 千山赤:形容远处山脉的色彩,赤通常指红色,表示天色已晚但山路依旧。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兵押送下过淮时的即兴之作。首二句描绘了从新息出发到淮南乡村的行程,诗人通过“一水碧”和“千山赤”的对比,展示了沿途景色的变化。这种自然的美与旅途的艰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的“不随仙去落人间”,“初不择所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生命的珍视,即使面临生死离别,也不改初衷,体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