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寻春得老迟,江南还有牡丹期。
可知邵子曾吟后,也到而今坐看时。
无极分明容我眼,太湖倾倒放公卮。
人间且问花真妙,千古能言更几诗。
注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牡丹诗,全诗以赏花为线索,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和抒情,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何处寻春得老迟”,首句即提出寻春的主题。”何处寻春”,是问春在哪里,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追寻;”得老迟”,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奈。
“江南还有牡丹期”,颔联承接上句,写江南牡丹的盛期。”江南”,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地方,”还有”,表示还有机会,”牡丹期”,则是说江南的牡丹盛开的时间。这里的牡丹期,不仅仅是指牡丹的盛开,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生命的盛期。
“可知邵子曾吟后,也到而今坐看时”,颈联紧承上句,写诗人对邵子曾吟后的感慨。”邵子”,是指唐代诗人邵雍,他的《春日偶成》中有“春风自来自去,花开花落年年”的句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认为生命如花,花开即谢,无法挽留。而如今,他只能在花开花落中,静坐观之。
“无极分明容我眼,太湖倾倒放公卮”,尾联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无极”,指的是天地间的一切,”分明”,表示清晰可见,”容我眼”,则是说天地间的一切都映入了我的眼中。这两句话,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认为生命如同天地之间,一切都是清晰可见的,但却无法把握。而”太湖倾倒放公卮”,则是说在太湖边,我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我忍不住想要拿起酒杯来品味。这两句话,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人间且问花真妙,千古能言更几诗”,最后两句,诗人再次回到对花的赞美。”人间且问花真妙”,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也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而”千古能言更几诗”,则是对前文诗意的升华,诗人认为,生活中的美,就像这首诗一样,值得我们去品味和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