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偶横担拄杖斜,一头山月一溪霞。
闲随梦觉人间者,未醉天樵洞主家。
禅自西来多柏树,诗非参透在梅花。
夜来堪笑庐陵米,又向山翁酒伴夸。
与谢汝申游石洞
肩挑横担拄杖斜,一头山月一溪霞。
闲随梦觉人间者,未醉天樵洞主家。
禅自西来多柏树,诗非参透在梅花。
夜来堪笑庐陵米,又向山翁酒伴夸。
注释:肩挑横担拄杖斜,形容谢汝申的体态轻松,不拘泥于世俗的规矩。一头山月一溪霞,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月光洒在山间,溪水倒映着霞光,宛如仙境一般。闲随梦觉人间者,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琐事的淡泊,以及对梦境的向往。未醉天樵洞主家,暗示诗人尚未完全陶醉于山林生活之中。禅自西来多柏树,说明禅宗思想在西方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而东方还需要借鉴和学习。诗非参透在梅花,意味着诗道的领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修炼和积累。夜来堪笑庐陵米,以幽默的方式讽刺那些不懂得欣赏庐山云雾缭绕、景色如画的人。又向山翁酒伴夸,表示诗人乐于与山中隐士共饮,相互交流诗酒之乐。
赏析:
这首五律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通过描绘谢汝申的身姿、月色、溪水以及山中的松树、梅花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诗非参透在梅花”一句,既体现了禅宗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境界的追求。此外,诗人还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