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蹬盘空一蹬回,白云苍树打成堆。
题诗朗月清风到,招手千峰万壑来。
今古此峰天栋柱,烟云何处佛楼台。
我来不肯题名姓,莫笑尧夫是打乖。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登鸡笼寺
- 一蹬盘空一蹬回:诗人登上鸡笼寺,俯瞰着四周的景色,仿佛脚下的山路就像一条盘旋的龙,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自由和轻松。
- 白云苍树打成堆:在诗人眼中,周围的山峦和树木都被染成了白色,就像是一群白云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
- 题诗朗月清风到:诗人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诗句,让朗朗的月光和清新的风都来到了这里,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诗意。
- 招手千峰万壑来:诗人挥动手臂,仿佛在招呼着远方的山峰和山谷,它们都汇聚于此,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 今古此峰天栋柱:无论古今多少年,这座山峰都是天地间的重要支柱,它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 烟云何处佛楼台:在这云雾缭绕的地方,哪里还有佛塔楼台的存在呢?这里的自然景象是如此的神奇和迷人,以至于让人无法分辨出真实与虚幻。
- 我来不肯题名姓:诗人来到这里,并不想留下自己的名字和痕迹,他选择了一种超脱的方式,让自己的存在更加低调和谦逊。
- 莫笑尧夫是打乖:也许有人会嘲笑尧夫(指尧民)过于谦虚,但诗人认为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尧民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正是因为他的谦虚和低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以登鸡笼寺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历史的感慨。诗人通过对鸡笼寺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态度,即要像山峰一样坚定,像云雾一样轻盈。最后一句“莫笑尧夫是打乖”,更是点睛之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自信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