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了青藜杖,又向灵岩坐晚晴。
我与白云同自在,月交秋夜极分明。
青天旷野真能大,白鸟沧江本自清。
俯仰峥嵘男子事,肯将容易负平生。
【注释】
百年:指人的一生或年月。青藜杖:《旧唐书·李白传》:“玄宗尝诏翰林供奉,与左相(李)峤、常谦之、韩休等修《御览》,时号‘饮中八仙’,以休为长史。”后遂以“饮中八仙”称酒量极好之人。又作“饮中八圣”。灵岩山: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坐晚晴:坐于夕阳下的山峰上。白云:指天上的浮云。自在:自由自在。明月:明亮的月光。皎洁。秋夜:秋天的夜晚。皎洁的月亮和清朗的天空交映成辉。沧江:沧浪之水,即长江。白鸟:白色的飞鸟。沧江本自清:苍茫大地上,江水本来就是那么清澈明净。峥嵘:形容山势高大雄伟。男子事:男子的志向事业。负:辜负。平生:一生。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四年(745)。当时李白正在金陵(今南京),他游历了金陵附近的灵岩山,并写下了这首七绝。诗中的诗人是自负而狂傲不羁的,他喜欢饮酒,喜欢交友,喜欢吟诗,喜欢游山玩水,喜欢追求高远的理想境界,也常常怀才不遇,壮志未酬。
首句“百年未了青藜杖”,意思是说人生百年,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志愿抱负,还在努力追求,没有结束。这两句写诗人对现实不满而又不得不勉强忍受的苦闷心情。
“我与白云同自在,月交秋夜极分明。”意思是说诗人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明月从高山流云之中升起,照见天地间一片光明澄澈;诗人也像明月一般洁白无瑕,不受世俗的污染,他的心灵与大自然完全相通。这里写诗人心境的超脱,写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青天旷野真能大,白鸟沧江本自清”。意思是说苍茫的大江,本来也是那么清亮。这句写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这两句是说,人虽然渺小,但只要心地坦荡磊落,就会感到自己的伟大,而大自然本身也是非常美丽的。
“俯仰峥嵘男子事,肯将容易负平生。”意思是说,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和挫折而轻易放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思想情感,同时也抒发了他壮志难酬的悲愤不平。诗中流露出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情绪,但又充满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