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今夜月,本色共青天。
纵有三更雨,能遮万古圆。
妖蟆徒自绝,顾兔岂谁怜。
老我浮云眼,寻常北斗边。

在明代诗人庄昶的《中秋无月和廷信》中,诗的开篇是“乾坤今夜月,本色共青天”,这句话表达了月亮无论有无云层遮挡,都能发出它那清辉皎洁的光芒,象征着其本质之纯洁和高远。接下来的诗句“纵有三更雨,能遮万古圆”,则是诗人想象即便在下着三更大雨的夜晚,也挡不住月亮最终圆满如初。这里的“三更雨”与“万古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月亮恒久不变之美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下句“妖蟆徒自绝,顾兔岂谁怜”进一步描绘了月亮不受外界干扰,独自闪耀的情景。这里,“妖蟆”和“顾兔”都是传说中的动物,它们被用来比喻那些无法真正影响月亮本质的事物。诗人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强调了月亮超越所有干扰的独特地位。

最后两句“老我浮云眼,寻常北斗边”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如同漂浮的云一样,对宇宙的浩渺感到渺小,同时,他的目光也如同北斗星一样坚定。这最后的感慨既是对宇宙的敬畏,也是对自己存在意义的肯定。

这首诗不仅是对月亮美丽和恒定特性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诗人传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他们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