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斋可,虚明小弟成。
已交庭草翠,可少石蒲清。
拜受吾侪感,携擎此老情。
虚灵终藉服,岂但得长生。

注释:

老子书斋可,虚明小弟成。

老子的书斋可人,虚明的弟弟已成年。

已交庭草翠,可少石蒲清。

已经交到了庭中的青草和石蒲,清凉宜人。

拜受吾侪感,携擎此老情。

拜谢接受我的敬意,携带着这份深情。

虚灵终藉服,岂但得长生。

虚灵的本性最终得以彰显,难道只有得到长生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收到好友的赠诗后,即兴创作并赠给友人的一首七绝。全诗通过对“庭草”、“石蒲”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感激之情。

首两句“老子书斋可,虚明小弟成”,诗人以谦虚的口吻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敬仰之情。在这里,“老子”是诗人对朋友的尊称,而“虚明小弟”则是对朋友的昵称。诗人用“书斋可”来形容自己的书房,表明他非常欣赏这个环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羡慕之情。接着“已交庭草翠,可少石蒲清”,诗人描述了庭中翠绿的草木和清澈的石蒲,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朋友赠礼的感谢之情。

第三句“拜受吾侪感,携擎此老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敬意。在这里,“吾侪”是诗人对自己的称谓,表示他和朋友们都是志同道合的人。“携擎此老情”则是指带着这份深厚的友情。诗人通过这句话,向朋友表达了他对友谊的重视和珍视。

最后两句“虚灵终藉服,岂但得长生”,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在这里,“虚灵”可以理解为心灵或者精神。“藉服”可以理解为依赖或者依靠。“岂但得长生”则是指这份友情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长寿。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他对朋友深深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的尊敬、感激和珍视。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