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江上叶萧萧,汴水淮云去路遥。
宫烛渐低乡梦断,家山将近客愁消。
霜寒铁瓮秋闻柝,月落扬州夜听潮。
厚禄故人如我问,白头甘作惠山樵。

注释

  • 青枫江上叶萧萧:指在青枫江边,树叶已经凋零。
  • 汴水淮云去路遥:汴水和淮河的云雾都显得遥远。汴水是古代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今天的开封市。淮河是另一条重要的河流,流经今天的江苏、安徽等地。
  • 宫烛渐低乡梦断:宫里点燃的蜡烛逐渐熄灭,意味着夜晚即将结束,家乡的梦境也随之中断。
  • 家山将近客愁消:家山(家乡)即将临近,使得客居他乡的忧愁也随之消散。
  • 霜寒铁瓮秋闻柝:秋天的时候,铁瓮城的守卫敲梆子的声音让人感到寒冷。
  • 月落扬州夜听潮:晚上的时候,听到扬州的海潮声,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扬州时听到海潮声的作品。
  • 厚禄故人如我问,白头甘作惠山樵:我询问那些有厚俸禄的人,愿意做惠山的樵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回归京城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青枫江上叶萧萧”,描绘了一幅江边枫叶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汴水淮云去路遥”则表达了离别的地点之遥远。

中间两联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情感体验来表达离情别绪。“宫烛渐低乡梦断”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思念,而“家山将近客愁消”则表达了期待与家人团聚的心情。这两联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霜寒铁瓮秋闻柝,月落扬州夜听潮”,诗人通过听觉感受来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霜寒”、“铁瓮城”、“秋”、“柝”、“月落”、“扬州”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最后一句“厚禄故人如我问,白头甘作惠山樵”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诗人通过询问那些有厚禄的人,表达了自己愿意为朋友付出一切的决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愿意放弃富贵生活,做一个普通的樵夫,以此表明他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