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云漠漠点征衣,饮马长城怅未归。
春色不堪愁里尽,杨花又向客中飞。
【注释】
兴武营:即“兴武县”,今河北大名东北。
暮春:晚春。春天将尽的时候。
点征衣:给军装绣上边关的云图。
饮马长城:古时长城附近有“饮马亭”,在今河北宣化一带,这里指边塞。
怅未归:因思念家乡而感到惆怅。
春色:春天的色彩。指春天的美景。
杨花:即“柳絮”,一种飘飞如雪的轻细的花瓣,常随风起舞,故亦称“柳絮”。
【赏析】
《兴武营暮春感怀》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此诗写于作者从边镇回到长安后,表达了他怀念边塞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边云漠漠点征衣”,描绘了边关的景色,云层茫茫,似乎连着天际。这里的“点征衣”既写出了战袍的斑驳,也表现了戍边将士们对家国的忧虑。“饮马长城”一句更是直接点明了地点,同时暗示了作者的身世背景,表达了他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
颔联“春色不堪愁里尽,杨花又向客中飞”则是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内心情感。春天的美好景象本应该令人愉悦,然而在诗人眼中,春天却成了愁绪的象征,因为春天的到来总是伴随着离愁别绪。尤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意,更使得诗人对春天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而“杨花又向客中飞”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杨花在风中飞舞的场景,仿佛也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如“边云”、“饮马长城”等都寓意着国家的边患和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