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夹江如壁立,千寻万仞青铁色。
江流如龙山鏬来,动地雷声喧白日。
山高不见飞鸟过,举头青天一尺多。
苍藤古树翳满目,沿厓乱石纷嵯峨。
呜呼峡中之险险莫比,昔尝闻之今信矣。
商人重利却轻生,独欲何为亦来此。
黄陵庙下不可游,空舲塌洞尤堪忧。
十前九却过一险,百夫力尽巅厓头。
垂堂远游古所戒,静言思之心胆駴。
中流欲歌行路难,哀猿又起寒烟外。
【注释】
两山夹江如壁立:长江两岸的山峰高耸,犹如两座屏风。
千寻万仞青铁色:山峰直插云天,青色的山体像铁一样坚固。千寻万仞形容山峰非常高,千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为八尺;仞也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
动地雷声喧白日:江水奔腾咆哮,发出震耳欲聋的雷鸣声。
飞鸟过:山中没有鸟儿飞翔。
举头青天一尺多:抬头仰望,只见到一片苍茫的天空。
苍藤古树翳满目,沿厓乱石纷嵯峨:山间生长着苍老的藤蔓和郁郁葱葱的古树,悬崖峭壁旁的石头参差不齐,错落有致。
呜呼峡中之险险莫比:啊!这峡谷中的危险真是无法比喻!险莫比:没有哪一次危险可与它相比。
昔尝闻之今信矣:从前听说过这里很危险,今天终于亲眼目睹了。
商人重利却轻生:经商的人们为了利益而不顾性命。
独欲何为亦来此:只因为想要冒险而来这儿。
黄陵庙下不可游,空舲塌洞尤堪忧:不要到黄陵庙下面去游玩,因为那里有空洞,非常危险。
十前九却过一险,百夫力尽巅厓头:十年前,我曾多次从这个险处过去,每次都是费尽力气才能到达山顶。
垂堂远游古所戒,静言思之心胆駴:古人告诫我们不要登临悬涯高处远游。我静下来思考,内心感到害怕极了。
中流欲歌行路难,哀猿又起寒烟外:在湍急的河流中间,我正想唱歌抒发旅途的艰难困苦,忽然传来凄厉哀婉的猿啼声,使我感到寒意阵阵。
【赏析】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对三峡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对三峡险恶环境的畏惧和对人生无常、生死离别的感叹。全诗结构严密,语言简炼,形象逼真,感情真切,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两山夹江如壁立”,开篇便描写出三峡雄奇壮观的自然景色。长江两岸的山峰高耸云霄,宛如两座巨大的屏风,巍然屹立。用“夹”字将两座山峰紧紧相依,更突出其雄伟壮丽之势。接着两句进一步渲染三峡之险,以千寻万仞来形容山高入云,青翠欲滴,令人望而生畏。而长江则波涛汹涌,如龙腾于山间。“雷声喧白日”,更是将三峡的磅礴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山高不见飞鸟过,举头青天一尺多”,诗人由近及远地描绘了三峡之险。高山之上,连飞鸟都难以通过,而诗人只能仰望青天,感叹自己身处险境。这两句诗将人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苍藤古树翳满目,沿厓乱石纷嵯峨”,诗人继续描绘三峡的壮丽景色。山间长满了苍老的藤蔓和郁郁葱葱的古树,悬崖峭壁上乱石嶙峋,参差不齐。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三峡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
尾联“呜呼峡中之险险莫比”,诗人感叹三峡之险难以比拟。他曾经听说这里很危险,如今终于亲眼见证了这一点。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感慨和经历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更具感染力。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之情,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本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成功地塑造了三峡的雄伟壮观和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诗人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拟人等,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人还善于捕捉细节,通过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本诗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