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隙鸣泉泻,秋深玉髓流。
精灵涵太始,澄澈浚源头。
出涧施千顷,馀波沃九州。
生民望龙雨,早晚此中求。
诗句释义
1 石隙鸣泉泻:这句描绘了泉水从岩石的缝隙中流出,发出清脆的声音。
- 秋深玉髓流:这里的“玉髓”指的是清澈透明的水,秋天时泉水在石缝中缓缓流淌,如同玉石一般纯净。
- 精灵涵太始:这里的“精灵”可能是指某种自然元素或生命力,它蕴含着自然界的原始力量和生机。
- 澄澈浚源头:形容水流清澈见底,源头深邃。
- 出涧施千顷:泉水从山涧流出后,形成了宽阔的水塘,覆盖了一大片区域。
- 馀波沃九州:余波指的是泉水流动时产生的水浪,它们滋润了大地上的许多地方。
- 生民望龙雨: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于及时降临甘霖的期望,希望雨水能够滋养大地。
- 早晚此中求:意味着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期望能在这片土地上得到滋润和帮助。
译文
从石缝中涌出的泉水声如鸣响,深秋时它像玉一样清亮流淌。
泉水蕴藏着天地初开时的精灵,清澈透明,源头深远。
它从山涧流出来形成一片广阔的水面,滋润了无数土地。
百姓盼望龙神降下的甘霖,期盼它能早日到来滋润大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董泉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美景与生命之源的赞美。诗中的“石隙”“秋深”等词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使得读者仿佛能听到泉水潺潺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生机。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泉水的美丽与伟大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传达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祈求,反映了古代人民对雨水的重视和依赖。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