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炊烟迥,江深宿雾重。
药苗经雨长,竹笋破苔封。
高枕移清昼,深杯到夕舂。
柴门无过客,病体得从容。
【注释】
炊烟:指在田间地头烧饭时,升起的缕缕炊烟。
高枕:枕头高高地放着,形容安闲无事。
夕舂:傍晚时分,把衣服用棒槌拍打来除去灰尘。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作。诗人描写了乡村春景,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首联“野旷炊烟迥,江深宿雾重。”是写景诗,写春天田野的景色。野旷,指野外空旷,辽阔无边。炊烟是农家用来做饭的,这里说“野旷”就是表明野外无人,所以炊烟远远地升向天空。江深,指江边水深。宿雾,指夜晚的雾霭。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野外空旷,炊烟远远地升起;江边水深,早晨的雾气又重又浓。
颔联“药苗经雨长,竹笋破苔封。”是写景诗,写春天田野里的植物。药苗,指药材的幼苗,即嫩苗。经雨长,意思是经过雨水滋润而长得茂盛。竹笋,指刚出土的竹芽。破苔封,指的是经过雨水滋润后,泥土中的苔藓被冲刷掉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经过雨水滋润,药苗长得茂盛;经过雨水滋润,竹笋冲破土表,露出地面。
颈联“高枕移清昼,深杯到夕舂。”是写景诗,写夜晚的景色。高枕,指高枕无忧。清昼,指白天。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高枕无忧,度过美好的白天;深夜喝酒,直到鸡鸣方才罢休。
尾联“柴门无过客,病体得从容。”是写景诗,写诗人的生活。柴门,指简陋的门。无过客,意为没有客人上门。诗人说自己家门上没有客人来访,因此可以悠然自得、悠闲从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简陋的门前没有访客,因此诗人可以悠闲自在地度过每一天。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时期。当时李白正在京城长安(今西安)担任翰林供奉之职,生活比较安逸。他经常到郊外游览,并写了一些诗篇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全诗通过描写春天田野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首联描绘了广阔的野外景色和清晨的迷雾,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颔联则通过对药苗和竹笋生长状态的描述,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生命力的顽强。颈联则通过写诗人夜饮至天明的情景,展现了其潇洒不羁的一面。尾联则以诗人家门外无访客为引子,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