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俗常欣静,晨兴亦不妨。
疏星映幽户,寒露落芳塘。
花竹辉书幌,琴尊静草堂。
不缘有幽事,自是惜流光。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晨起后的种种活动,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对生活的喜爱和珍爱之情。“避俗常欣静,晨兴亦不妨”意思是避开世俗的喧嚣而常常感到宁静,早晨起床也无妨;“疏星映幽户,寒露落芳塘”意思是稀疏的星光映照在幽静的门户上,寒冷的露水落在芳香的池塘上;“花竹辉书幌,琴尊静草堂”意思是花木竹影辉映着书幌,琴樽静静地摆放在草堂中;“不缘有幽事,自是惜流光”意思是因为没有什么幽深的事,所以才爱惜这逝去的时光。
【答案】
译文:清晨起床,避开尘世的喧闹,感到十分宁静;起床后也无妨。稀疏的星星映照着寂静的窗户,寒冷的露水落在芳香的池塘。花竹的影子辉映着书幌,琴樽静静放置于草堂。没有什么事情,只是因为珍惜逝去的时光。赏析:全诗四句,首二句写清晨起床,第三、四句写晨起后的活动,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全诗意味恬淡,清新隽永。前两句“避俗常欣静,晨兴亦不妨”,以简炼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的田园图景,表现出一种怡然自得的心境。首句“避俗常欣静”,“常欣静”三字,表明作者的志趣所在。“晨兴亦不妨”与“避俗”相呼应,写出了他悠然自得的心情。
中间二句“疏星映幽户,寒露落芳塘”,写清晨时分的景象。“疏星”指稀疏的星星。这里说,疏星映照在幽暗的窗外;寒冷的露水落到芬芳的池塘。这两句诗,既点明时间(清晨),又描绘出一幅清幽的景色。
末句“不缘有幽事,自是惜流光”,写诗人之所以如此喜爱自己的居室,是因为他喜爱这里的幽静,珍惜光阴。“不缘有幽事”,是因为没有什么事情,“自是惜流光”,则是诗人自己爱惜这些美好的时光。
全诗意境恬静、优美,读来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