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游京华,抵掌天下事。
标榜由汉东,朋党自唐季。
安知鼠与狐,耽耽有宦寺。
颇信知几言,拥旄忽如屣。
奈何生死别,刍狗更相觊。
蚁慕非吾徒,鸱吓复何异。
经怪桃花源,外人莫能避。
终然不得路,黄绮焉足比。
【注释】
梦朱懋忠先生(其一):梦见朱懋忠先生。朱懋忠,字子章,号南溪,明末清初人,有《南溪集》。
在昔游京华:过去曾经游览北京。在昔,往日。
抵掌天下事:指治理国家大事。
标榜由汉东:以汉朝的名望自居。标榜,自我宣扬。由汉东,汉高祖刘邦曾被封为汉王,故称。
朋党自唐季:指与朋党结怨于唐朝末年。朋党,朋友结伙为恶。唐季,指唐代晚期。
安知鼠与狐,耽耽有宦寺:怎么知道鼠和狐狸,暗中都有宦官作威作福呢?耽耽,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宦寺,宦官。
颇信知几言:很相信古人之言。知几,指《新唐书》的作者司马光。
拥旄忽如屣:忽然像扔掉鞋子那样轻易地被任用。
奈何生死别:怎么能够死生离别。
刍狗更相觊:用祭祀用的草扎成的狗,又互相觊觎。觊觎,希望得到某种好处。
蚁慕非吾徒:蚂蚁仰慕的不是我的门徒。
鸱吓复何异:大鹰吓唬了又怎么样呢?鸱,即老鹰。
经怪桃花源:路过传说中的桃花源,感到奇怪。经,经过。
外人莫能避:外人无法避免这种景象。
终然不得路:终究无法找到出路。
黄绮焉足比:怎么能和隐居不仕的黄绮相比。黄绮,指隐士黄石公,传说他隐居不仕,后被吕尚请出,辅佐西伯姬昌(周文王)。
【赏析】
这是一首怀才不遇的诗。首联写其早年志向,颔联、颈联抒发世态炎凉之感慨,尾联则慨叹自己壮志难酬,愤而归隐。全诗情真意切,风格沉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此诗是诗人早年写的一首怀才不遇的诗,当时他在京中任职,对官场黑暗深表不满。“梦朱懋忠先生”就是诗人在梦中见到一位姓朱的人,这位朱先生是他在仕途上的朋友,也是他的知己。他告诉诗人:“你虽然才华横溢,但你的志向并不高远,你只是把功名利禄看得很重罢了!如果你真的想成就一番事业的话,你应该学学古代贤人啊。”诗人听后十分激动,就写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在昔游京华”,诗人回忆当年在京中做官时的情景,那时他雄心勃勃,意气风发,一心想着干一番大事业,施展自己的才华,造福百姓。然而好景不长,后来发生了政变,皇帝换了新的皇帝,朝廷里的大臣也全都换了新人。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朝中任职,但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抵掌天下事”,意思是他曾经用手拍过桌子说:“我一定要治理好这个国家。”但是当权者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他们只顾着玩乐,根本没有把老百姓的生活放在心上。
“标榜由汉东”,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自认为他的名声很大,就像汉朝一样有威望。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的朋友都成了朝廷中的奸臣,而他自己却始终没有获得重用。“朋党自唐季”,这一句更是表达了他对当时的社会现状的极度失望和悲愤。唐王朝末期的政治腐败和宦官专权让诗人深感痛心。“安知鼠与狐,耽耽有宦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怎么会知道老鼠和狐狸之间会有宦官作威作福的事情呢?这里诗人用动物比喻那些奸臣小人,暗讽他们如同老鼠和狐狸一样狡猾。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宦官专权的厌恶和不满。“安知鼠与狐”,“安知”是一种反问句式,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无奈和悲观情绪。
“颇信知几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曾经相信古人的话。然而现在他却觉得这些话并不可信了。“拥旄忽如屣”,意思是说,忽然就像扔掉鞋子一样被任用或贬谪。“奈何生死别”,意思是说,怎么可以生死离别呢?“刍狗更相觊”,意思是用祭祀用的草扎成的狗,又互相觊觎。“蚁慕非吾徒”,意思是蚂蚁仰慕的不是我的朋友。“鸱吓复何异”,意思是大鹰吓唬了又怎么样呢?“经怪桃花源”,意思是路过传说中的桃花源,感到奇怪。“外人莫能避”,意思是外面的人都无法避免这种景象。“终然不得路”,意思是终究无法找到出路。“黄绮焉足比”,意思是怎么能和隐居不仕的黄绮相比呢?“黄绮”,指的是春秋时代隐士黄石公的故事。据说黄石公曾隐居不仕,后被吕尚请出,辅佐周文王开创基业。“黄石公”和“黄绮”在这里都是用来比喻那些不问世事、隐居山林的隐逸之士。
这首七律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的不满和对于理想的追求。他曾经满怀激情地投身于政治斗争之中,希望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深感失望;他曾经相信古人的话,但现在却发现它们并不可信;他曾经羡慕那些隐逸之士的生活方式,但现在却觉得自己不能和他们相比;最后,他只能选择离开这个充满黑暗和污浊的社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理想世界。这首诗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