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种竹不种杏,种杏何如种竹宽。
翠色满林常带雨,秋声四座只生寒。
诗成最好临轩写,帘卷何劳出户看。
阴德广时栽亦广,传家唯有碧琅玕。

这首诗的注释和赏析如下:

  1. 诗句解释
  • 活人种竹不种杏,种杏何如种竹宽。
    这句话表明作者认为种植竹子比种植杏树更为有益。竹子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多重益处,而杏树可能带来病虫害等问题。
  • 翠色满林常带雨,秋声四座只生寒。
    描述的是竹叶常年翠绿,即使在雨季也保持湿润;竹林四周,秋天时只有风声和竹叶的沙沙声,给人以清冷之感。
  • 诗成最好临轩写,帘卷何劳出户看。
    这里提到最好在高处(如亭子或楼阁)吟诗作画,不必亲自走出户外就能欣赏美景。
  • 阴德广时栽亦广,传家唯有碧琅玕。
    这句话意味着家族的声誉和福泽可以像种植竹子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和增长,而传承下来的唯一宝贵之物就是绿色的玉石——即“碧琅玕”。
  1. 译文
    活人种竹不种杏,种杏不如种竹宽。
    翠色的竹林常年湿润,四季常带雨气,仿佛常带雨水的翠色。
    秋天的风吹过竹林,四周只有竹叶的沙沙声,让人感到寒冷。
    诗写成后最好放在高处书写,不必亲自出门就能欣赏到美景。
    家族的声誉和福泽就像栽种竹子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不断扩展,而家族的传承中最宝贵的是绿色玉石——即“碧琅玕”。

  2.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以及对家族荣誉与德行的重视。通过对比种植杏树和竹子的不同效益,作者表达了种植竹子更能带来长远利益的观点。同时,通过对竹林四季变化的描述,展现了竹林的生命力和自然美。最后,将家族的声誉比喻为栽培的竹子,寓意家族的名誉如竹子般长青,代代相传,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对家庭美德的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