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潺湲绕泮宫,小桥斜转却流东。
烹茶最爱铛鸣蚓,洗砚长疑墨化龙。
未许将军修禊饮,只宜童子舞雩风。
晚来绿净无波浪,云影天光上下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文水》组诗中的第一首诗。
诗句解析与译文:
- 文水
- 文水:即文水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陆县,流经晋、豫两省,注入黄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文水常被用作典故和比喻。
译文:
一曲潺湲绕泮宫,小桥斜转却流东。
烹茶最爱铛鸣蚓,洗砚长疑墨化龙。
未许将军修禊饮,只宜童子舞雩风。
晚来绿净无波浪,云影天光上下同。
注释与赏析:
- 曲水流觞:古代一种宴会形式,人们在曲水流觞中畅饮,同时吟诗作乐,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一曲潺湲”描绘了文水的流淌声,”绕泮宫”则形容其蜿蜒曲折地环绕着泮宫(古代学校建筑)。
- 小桥斜转:描绘一座小桥的形状和位置,使得水流向东转弯。
- 烹茶:指煮茶,”最爱铛鸣蚓”,形容用鼎煮茶时,锅底的声音如同蚯蚓爬行。
- 洗砚:指磨墨,”长疑墨化龙”,形容使用墨的时候,仿佛有龙在其中飞翔。
- 将军:此处指代文人雅士,他们不被允许参加这种宴会活动,因为通常只有平民百姓才能参与。
- 童子:指小孩或年轻人,这里指那些喜欢游戏的孩子。”只宜童子舞雩风”,意味着只有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才能在云彩飘动的天气中玩耍。
- 晚来:傍晚时分,”绿净无波浪”形容水面上没有波纹,显得十分宁静清澈。”云影天光上下同”,则描绘了天空和水面上的云影相映成趣,彼此之间似乎没有明显的差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通过对文水河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和谐与平静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同时,通过对不同人物(如将军、童子等)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不同阶层和人群之间的差异,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