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命薄,薄如纸。
君意陌上尘,妾意江边水。
陌尘易飞扬,江水绝清泚。
京兆多倾城,永别从今始。
京兆犹自可,莫入临邛市。

《妾薄命》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十六句,可分为四层:开头四句先写汉帝陈阿娇受宠;第二、三、四句描写阿娇失宠的遭遇;第五、六句,用形象的比喻极言“令上意回”之不可能;最后四句交代其中原因,得出具有哲理性的结论。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妾命薄,薄如纸。”:形容女子命运的脆弱和无助。
  2. “君意陌上尘,妾意江边水。”:表示男子的心意犹如路上的尘土被风吹散,女子的心意则如同江边的流水清澈透明。
  3. “陌尘易飞扬,江水绝清泚。”:描绘出男子的心意易变,而女子的心意却始终保持着纯净和坚定。
  4. “京兆多倾城,永别从今始。”:暗示了男子的离去,使得曾经繁华的城市变得破败不堪。
  5. “京兆犹自可,莫入临邛市。”:警告女子不要进入繁华的临邛市,因为那里充满了诱惑和危险。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命运。她们虽然美丽聪明,但最终都难逃被抛弃的命运。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于女性命运的无奈和悲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汉代陈阿娇故事的改编,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命运悲剧。在这个故事中,陈阿娇原本受到汉武帝的宠爱,但后来因色衰而被弃。然而,这首诗并没有简单地叙述这个历史事件,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陈阿娇在爱情中的无奈和悲哀。

诗中的“妾命薄,薄如纸”表达了陈阿娇命运的脆弱和无助,她的生命就像一张纸一样容易被风吹散。而“君意陌上尘,妾意江边水”则是她与皇帝之间情感的象征,象征着她的心像江边的水一样清澈透明,但终究无法改变皇帝的心。

在这首诗中,李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陈阿娇的美丽与不幸进行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她的悲剧。同时,诗中的“陌尘易飞扬,江水绝清泚”等诗句,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李白的《妾薄命》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古诗,它不仅展示了陈阿娇的悲惨命运,还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