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声淅淅水声清,一曲秦筝万古情。
自是东山无宦况,非干红粉误苍生。
谢安东山
松声淅淅水声清,一曲秦筝万古情。
自是东山无宦况,非干红粉误苍生。
注释:
谢安(320-406),字安石,陈郡阳夏人,晋朝宰相、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东晋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典故。东山指今江苏句容县附近。
这首诗表达了谢安对东山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自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谢安东山隐居生活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首句“松声淅淅水声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松树的声音和流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次句“一曲秦筝万古情”,则将镜头转向了音乐,秦筝的声音悠扬婉转,仿佛穿越时空,传递着无尽的情感。这里运用了“秦筝”这一关键词,既代表了音乐,也暗含了谢安的身份,因为他曾担任过秦州刺史。
第三句“自是东山无宦况”,直接点明了谢安选择隐居的原因。这里的“东山”既是地点,也是象征,代表着谢安曾经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他选择了隐居生活,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和政治的纷争,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末句“非干红粉误苍生”,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解释和升华。这里的“红粉”指的是美女和权贵,而“苍生”则是指广大民众。谢安之所以选择隐居,并不只是因为他的才华和地位,更不是因为那些红粉佳人和权贵。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和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音乐和隐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谢安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他不仅有着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质,更有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受到了后世无数读者的喜爱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