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整越罗裳,晨梳到晚妆。
盟心秋水白,举首远山苍。
注释:害羞整理越罗裙,早晨梳妆直到夜晚。心中盟誓如秋水,抬头远望山色苍茫。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女子晨起梳妆、夜深犹未卸妆的画面,展现了她的勤劳和坚贞。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羞整越罗裳,晨梳到晚妆。
盟心秋水白,举首远山苍。
注释:害羞整理越罗裙,早晨梳妆直到夜晚。心中盟誓如秋水,抬头远望山色苍茫。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女子晨起梳妆、夜深犹未卸妆的画面,展现了她的勤劳和坚贞。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内容上要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如“晚”“凉”“水”“林”等,思想情感上要注意把握诗人的心境。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逐一分析作答即可。本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赏析。“池上晚成趣,雨余凉不禁”,意思是:池塘上的晚上很惬意,雨后天气凉爽。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在傍晚时分的愉快心情;“湿云低阁水
诗句解析 1. "直节当年振士林":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范景曦早年正直节操的赞赏之情。"直节"指的是坚定的气节,"当年"指的是过去的时间,"振士林"则意味着在士人中引起震动。 - 关键词:直节,士林,振。 - 注释:这里强调了范景曦的正直和其影响在士人中的广泛性。 2. "玉堂门下识翁深": 此句表明范景曦在朝廷中的地位及其与诗人深厚的交情。"玉堂"通常指代高级的官府或者重要的机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送刘子静侍御两淮巡盐》中的诗句。全诗如下: 孤鹤扬州路,双旌淮水波。 风霜看豸史,花柳怨骊歌。 夜久江声远,天空月色多。 估客俱含笑,豪家柰我何。 注释: 孤鹤:孤单的鹤;扬州路:扬州的路;双旌:两个旗;豸(zhì):指官衔;史:史书;花柳:指春天的风景;骊歌:一种古代的军歌;估客:商人;奈:无奈;多: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描写了离别时的景色和心情。
注释: 挽陆提学:这是一篇悼念陆提学的诗,通过描写陆提学生前的风貌和事迹,表现了对陆提学的怀念之情。 一经魁两浙,蚤岁擅时名:陆提学在两浙地区曾经获得过“一经魁”的荣誉,年轻时就已经闻名于世。 腰带黄金瘦,心忧白发明:陆提学身材消瘦,心中却忧虑着国家的前途。 机云看世业,群愈愧门生:陆提学如同天上的云一样,观察着国家的命运,而自己作为他的门生,却感到惭愧。 永夜文星在,空山暮雨声
【注释】 万壑:指千山万壑。 鹤唳:鹤鸣声。 龙腥:指山涧中水气。 绕径:环绕着。 当窗:对着窗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万壑千岩之中独赏古松,并抒发了对这棵老树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万壑千岩里,谁怜孤立情。”描绘出一幅深山古松的幽静图画,它孤零零地矗立在万壑千岩之中,显得非常孤单。这里的“万壑”和“千岩”都是形容山的多,而“万壑千岩里”则更是突出了环境的险峻和古松的孤独
烂柯图 不畏山蹊险,来参国手仙。 两贤岂相厄,一著竟谁先。 苔滑经微雨,松声应瀑泉。 楸枰才半局,柯烂已多年。 译文: 不畏山径艰险,前来拜访国手仙人。 两位贤者怎会相互困厄,一方棋局究竟谁能领先。 苔藓滑腻经过微细雨,松林中泉水与瀑布相应。 楸木棋盘刚过半局棋,棋子已经烂在树皮上多年。 注释: 1. 烂柯图:这是一幅描绘围棋对弈的画面。烂柯指的是围棋中的“劫材”,即双方争夺的要点
苏武(?-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南)人。武帝时为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留单于十九年终始还国。 汉皇(指汉武帝)屈指计归期——汉武帝屈指计算归期。屈指数数是古代表示时间的方法之一,这里用屈指数算来推算苏武的归来时间。 十九年中事可疑——这十九年当中的事情是可疑的。十九年,即从公元前81年(武帝元朔二年)至前60年(武帝征和三年),在这十九年间,苏武曾两次出使匈奴,与卫律等谋议投降
【注释】 ①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公署:指居庸关的管理机关。晚眺:傍晚登高远望,观赏景色。 译文 一条小路崎岖难行,周围万岭横亘;百姓无问不答,只管耕耘劳作。 秋霜打落了树叶,但山峦依旧绿意盎然;雨点洗刷了荒苔,秋天的河水显得格外清澈。 远处飞翔的沙鸟从天边掠过,寒蛩则爱在月下鸣叫。 峰峦起伏,难以回首,何处才是那片孤寂的云彩所笼罩的古城墙遗址呢?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咏三忠祠的诗,诗人通过描写三忠祠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感慨。“拂袖拜三贤”,诗人来到三忠祠,看到庙中供奉着岳飞、张宪、贾似道三位抗敌英雄,于是下决心要向三位英雄学习,“一死竟谁怜”,表达了自己对三位英雄的崇敬与怀念。“玄化昭心事”,诗人认为三位英雄的事迹已经昭示天下,他们的忠诚之心也应当昭然于世。“丹诚付简编”,诗人表示自己的一片丹心也将寄托在简编之中。“明禋逢盛世,肸蚃自年年”
【注释】潘司谏:指潘孟阳,曾官汉中府司宪。汉中:今陕西省西南部。沃野:肥沃的土地。南山远:指汉中地区位于南山之下。居人:指百姓。半符:指潘孟阳曾任的汉中府司宪。试尔:试汝。太守欲如何:指潘孟阳将怎样治理汉中。重过:指再次经过汉中。 【赏析】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00)春天。当时,潘孟阳被派往陕西汉中任司宪参军,诗人送其赴任。诗先写送别时的情景,后写对友人任职前途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质朴
【注】: 陆时明:名不详,作者友人。 除书:任命状,指皇帝任命某人为官的文书。帝京:京城,即长安(今西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好友陆时明还乡所作。首句“北固山前江水平,南徐城外月华明。”描绘了北固山和南徐城的美丽景色,为全诗定下了宁静和谐的气氛。第二句“故乡朋旧惊相问,几日除书下帝京。”表达了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第三句“几日除书下帝京。”则暗示了陆时明将要去京城赴任的消息
注释:白头翁知道适可而止就没有被捕捉的忧虑,在平林中斜阳之下自由自在。羽毛不参与世间的纷扰,任凭他人嘲笑我的白首。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白头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适可而止、不干预世事的人生态度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司马相如《凤求凰·其一》逐句释义与赏析 一、译文 一拂冰弦万古思,娉婷谁不愿齐眉。 可堪题柱荣归后,不似临邛初见时。 二、注释 - 冰弦:形容琴声清脆如冰,清冽而冷峻。 -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婀娜多姿。 - 齐眉:古代以眉相对平视为夫妻和睦,此处指男女之间亲密无间。 - 题柱:在柱子上留下自己的诗作或名号。 - 临邛:汉代地名,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 三、赏析
手把手地将你引向江头的别离,却无奈风波远隔。 遥望那清欢的未来,何时能与君重逢? 掷出一枚硬币,问问江神,我们的未来是何许人?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把手江头别,风波奈远人”,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挂;次句“清欢何日是,掷珓问江神”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渴望和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重逢。这种表达方式既深情又含蓄,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绿酒映花红, 花枝美人醉。 非关醉欲眠, 思君坐成寐。 注释: - 绿酒:指绿色的美酒。 - 映:映射,反射。 - 花红:形容花朵鲜艳如红。 - 花枝:这里特指盛开的花朵。 - 美人醉:比喻女子因美景而陶醉,仿佛醉酒一样。 - 非关:表示并不是因为要睡觉。 - 醉:本意指喝酒后感到困倦,但此处用作比喻,形容女子被美景吸引,以至于忘记了睡觉。 - 欲眠:想要入睡的意思。 - 思君:思念对方。 -
注释:春天的花非常美丽,春天的鸟儿鸣叫声非常好听。我陶醉在花香之中,却不得不离开你,心中满是对你的思念。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友杨师文的,表达了他对朋友深深的眷恋之情。首句“春花饶艳色”,赞美了春天的花的美丽,第二句“春禽鸣好音”则描绘了春天的鸟鸣声悦耳动听。然而,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第三句“脉脉花前醉,悠悠别后心”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内心却充满了离别的痛苦与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