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馀年老友生,独堪羸马过佳城。
碧天万里晚风劲,斜日半林秋草平。
修短共谁谈物理,踽凉今日见人情。
着鞭欲去重回首,辜负山阳夜笛声。
【注释】
四十馀年:指诗人与杨师文相识已逾四十年。
老友生:老朋友,老朋友。
独堪:独自承受,忍受。
羸马:瘦弱的马,形容自己身体虚弱。
佳城:美好的地方,这里指墓地。
碧天万里:广阔天空万里无云,碧蓝的天空。
晚风劲:傍晚的风很猛烈。劲,强劲。
斜日半林秋草平:夕阳西下,余晖映照着半林之中的秋草,显得平坦如席。草,野草,泛指草木。
修短共谁谈物理:寿命长短是自然规律,谁能讨论它的道理呢?修短,寿命长短。
踽凉今日见人情:孤独凄凉的今天,看到人间人情。踽凉,孤独凄凉的样子。
山阳夜笛声: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的“山气”,即此处的“山阳”。
【赏析】
《过杨师文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当时孟浩然已经四十多岁了,在长安任太学博士期间,与同门杨师文交好。后来两人分居两京,各有所遇。孟浩然在洛阳时,曾在《初至京师戏赠刘叟》、《送王屋山人魏万还吴中》等诗中怀念杨师文,此篇则是追忆与杨师文的友情之作。
首联“四十馀年老友生,独堪羸马过佳城。”诗人感慨万千,他想起了与杨师文的友谊,想起当年他们在一起读书学习的情景。如今,自己独自一人行走在通往墓地的道路上,心情十分沉重。
颔联“碧天万里晚风劲,斜日半林秋草平。”诗人继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碧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傍晚的风强劲有力;斜阳照耀着半林中的秋草,它们平整如席,仿佛在迎接远方来客的到来。
颈联“修短共谁论物理,踽凉今日见人情。”诗人感叹人生有限,而世事无常,无法与人讨论生命长短的道理。此时,他孤独地行走在荒凉的墓地上,看到了人间的人情冷暖。
尾联“着鞭欲去重回首,辜负山阳夜笛声。”诗人在即将离去的时候又停下脚步,回头望去。他感到有些遗憾,因为曾经在这里听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句,而现在却只能听到洛阳城的夜晚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