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溶溶草树荒,高轩谁问郑公乡。
门开风入笔如剑,窗破月来书在床。
万变依稀都是梦,半生宠辱已相忘。
鹤长凫短君休笑,终遣缁尘远素裳。
小轩即事
野水溶溶草树荒,高轩谁问郑公乡。
门开风入笔如剑,窗破月来书在床。
万变依稀都是梦,半生宠辱已相忘。
鹤长凫短君休笑,终遣缁尘远素裳。
注释:
- 小轩即事:指诗人在书房里写作时的情景。即事:眼前的事物,这里指眼前所见之景。
- 野水溶溶草树荒:形容野外的景色荒凉,野水流动,草木荒芜。
- 高轩:指宽敞明亮的窗户,轩:窗户。
- 谁问郑公乡:指没有人询问诗人的家乡,郑公:指唐代诗人郑畋,曾任宰相。
- 门开风入笔如剑:门敞开着,风吹进来,仿佛有剑气。
- 窗破月来书在床:窗户破了,月光洒在书桌上。
- 万变依稀都是梦:形容世事变化无常,如同梦境一般。
- 半生宠辱已相忘:指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已经忘记了。
- 鹤长凫短君休笑:比喻自己的志向高远,与世俗的不同。
- 缁尘远素裳:远离了世俗的尘埃,保持了纯洁的心灵。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感慨。开头两句“野水溶溶草树荒,高轩谁问郑公乡”,描绘了一幅野外荒凉的景象,诗人感叹自己身处这样的环境,却没有人关注他的家乡。接着“门开风入笔如剑,窗破月来书在床”,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创作时的情境,风吹进书房,仿佛有剑气,月光洒在书桌上,诗人正在创作。然而,这美好的场景却显得如此短暂和虚幻。最后两句“万变依稀都是梦,半生宠辱已相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认为自己一生所经历的荣辱得失都像是一场梦。最后两句“鹤长凫短君休笑,终遣缁尘远素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志向的高远,即使身处世俗之中,也能保持一颗纯洁的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