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青蒲野水滨,萧条僧寺静无邻。
半床不寐同听雨,一局成功诧有神。
屈指旧欢才两月,伤心犹记誓三辰。
他年再过村西路,忍见开樽聪上人。
诗句:绿树青蒲野水滨,萧条僧寺静无邻。
译文:
绿树丛生,青草茂盛的野外小河边,一片寂静,只有僧寺在静静的矗立,没有其他的邻居。
赏析:
此诗是明代孙绪的作品《哭刘尧卿三首·其三》中的一句。全诗通过描绘一个荒凉、安静的寺院景象,传达出诗人深深的哀思和无尽的怀念之情。
诗人以“绿树青蒲野水滨”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绿树、青蒲、野水、滨,这些词语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给人一种平静而安详的感觉。这种美景的出现,无疑为诗人的心情带来了一丝慰藉。然而,接下来的一转,“萧条僧寺静无邻”又带出了另一层意思。
僧寺的安静和孤独,使得整个景象更加凄凉。这种凄凉的感觉,不仅仅是由于僧寺本身的环境,更在于它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这种对比,既是一种美的对比,也是一种悲的对比。美在这里被赋予了一种沉重的色彩,因为美丽的东西往往伴随着悲伤和痛苦。这种悲伤,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的失落。
诗人用“半床不寐同听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虽然外面的风景很美,但是内心的悲伤却无法驱散。他只能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以此来缓解自己的忧伤。这种情景,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正是这种苦闷和无奈,才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力量。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内心世界,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期待。无论是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还是期待未来的发展变化,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这种真实写照,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情感的变化。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和期待,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这种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经典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