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台高秋半时,幽香自许幽人知。
分付西风莫相怨,朝来已放出墙枝。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四
超然台高秋半时,幽香自许幽人知。分付西风莫相怨,朝来已放出墙枝
注释:
- 超然台:指位于高处的亭台,象征着超越世俗的境界。
- 秋半时:即深秋时节,此时天气渐凉。
- 幽香:指花草树木散发出的香气,通常与高洁、清雅相关。
- 幽人:指隐居生活的人,这里泛指那些追求高洁生活品质的人。
- 分付:意思是吩咐、托付。
- 西风:指南北方向的风,常用来比喻或象征某种情绪或态度。
- 莫相怨:表示不要相互抱怨或不满。
- 放:释放或开放。
- 枝:这里指的是树木的枝条,也可以引申为事物的枝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清晨,诗人站在超然台上远眺。这里的“超然台”不仅是一座实体的建筑,更是诗人内心境界的象征。诗人通过对超然台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追求。
诗的开头“超然台高秋半时”,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用“超然台”这一意象,寓意着自己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物我、淡泊名利的境界。这里的“高秋半时”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然的高远意境。
“幽香自许幽人知”一句,诗人以“幽香”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品质的追求。而“幽人”则暗指那些追求高洁生活品质的人。这里的“自许”二字,既是一种自信的表达,也是一种自我定位的体现。
“分付西风莫相怨”,诗人以“分付”的方式,将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传达给西风。这里的“莫相怨”可以理解为不要对自己有太多要求,也可以说是不要过于执着于自己的感受。这种豁达的心态,正是诗人所追求的高洁品质的体现。
“朝来已放出墙枝”一句,诗人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结束了全诗。这里的“放出墙枝”可以理解为让美好的事物得到自由的发展,也可以理解为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朝来已放出”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高高的超然台以及其中的幽香,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质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既是对个人的一种约束,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因此,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社会,我们都应该追求这样的高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