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声拂柳堤通,双颊微微带酒红。
见说西湖好风景,昔年曾认画图中。
注释:管弦声拂柳堤通,双颊微微带酒红。
见到人说西湖好风景,当年也曾在画图中见过。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相聚后,有感而发所作。他看到湖边的柳树被风吹动,仿佛听到了美妙的乐曲,于是便想起了西湖的好风景。他回忆起以前曾经在画图中见过西湖的风景,所以感慨万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管弦声拂柳堤通,双颊微微带酒红。
见说西湖好风景,昔年曾认画图中。
注释:管弦声拂柳堤通,双颊微微带酒红。
见到人说西湖好风景,当年也曾在画图中见过。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相聚后,有感而发所作。他看到湖边的柳树被风吹动,仿佛听到了美妙的乐曲,于是便想起了西湖的好风景。他回忆起以前曾经在画图中见过西湖的风景,所以感慨万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喜得酒联句”,然后理解全诗内容,把握诗歌思想感情,注意从标题、注释、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诗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即可。 (1) 第一句“荒村难问市”,意思是说在荒僻的村落难以去集市上买些货物;第二句“古刹倒芳樽”,意思是说在古老的庙宇前倾倒美酒来祭祀神灵
【注释】 宿方寺:在洛阳东郊,唐睿宗时建。 三首:《宿方寺》为唐代王维的五言律诗组。 避嚣:避开尘世喧嚣。来野寺:来到郊外寺院。学静惯参禅:学习静心,惯于参悟禅理。般若台:相传为佛教大乘教派所创,又称“法云”。 台风:指佛教中的空性思想。静:佛教中修行者达到的一种境界。 多罗树:梵语音译,意为宝树。连:相连不断。 老龙:比喻高僧。寒剑影:剑光闪烁如寒龙之影。孤鹤:比喻高僧。茶烟:僧人品茗时的烟气
【注释】: 宿中方寺三首 其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七绝。宿方,指住宿在方丈室。便,通“便”,闲谈之意。茶膏,指茶叶熬成膏状的茶叶。真,纯正。破墙通月色,空阁接云亲:夜深,月光穿透墙壁洒满整个房间;空阁与云相接,仿佛云气从阁上飘过。切切笛中雨,浮浮瓮底春:笛声悠扬宛转,宛如细雨打在竹叶上的声音,瓮(瓦器)中的水像春天般泛起层层涟漪。五更清梦晓,门放欲来人:凌晨五更时分,我梦见自己在梦中醒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赏析诗歌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看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二是看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的形象;三是看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的风格;四是看诗歌的语言,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解答此题时,首先指出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注释和整首诗的意思进行分析。如“有雨梧逾碧,无风竹自开”,意思是下雨后,梧桐叶更显翠绿,没有风吹动,竹子也自然地开放了。其中
【注释】 晚眺:傍晚眺望。 密云驱雨过,山为送青来。 密云驱走雨水,山峦送来青山。 犬吠行人住,牛奔牧竖回。 狗叫声中人们驻足,牛在奔跑中牧童返回。 好句随凉得,芳樽入夜开。 好诗句随着凉意获得,佳酿随着夜幕开启。 床头无所有,几卷旧书堆。 床头没有多余的物品,只有几卷旧书。 【赏析】 《晚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在夕阳西下之际
墨竹 一幅写真竹,依然老嫩茎。 不惊风雨梦,深倚雪霜明。 有影浓且淡,无根枯复荣。 诗魂偏入格,聊寄故人情。 注释与赏析 1. 一幅写真竹,依然老嫩茎。 - 注释:描述竹子的形态和特性。 - 赏析:通过“依然老嫩茎”表达了竹子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其本质始终如一。 2. 不惊风雨梦,深倚雪霜明。 - 注释:形容竹子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和美丽。 -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风雨和雪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整体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重要的句子,根据题目要求,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作答。 “登高穷暮景”的意思是登上高处眺望,尽目远望,直到日落西山的景色。登高,是登山的意思;穷,是极尽的意思;暮景,傍晚的景色。“云树郁苍苍”的意思是云烟缭绕树木茂盛。“牛饱眠烟草”的意思是耕牛吃饱了躺在绿油油的草上。这句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图
【注释】 和答云山塔寺小憩 其一:招提清欲水,不许点尘侵。 招提:寺院名。 清欲水:清澈的泉水。 不许点尘侵:不要让一点灰尘落在泉水中。意为保持水质的清洁。 径曲履痕薄:曲折的小路上,踩在鞋上的脚印很浅。 云封塔影深:云雾缭绕着塔的影子,显得非常深远。 佛说幻于古,人心巧似今:佛经中说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而人的心计却巧妙无比,与今天的人们相比毫不逊色。 几多朝市客,方寸有山林
披襟纳晚凉,微雨洒回廊。 松吼虬龙怒,稻翻云雾黄。 新词称绝唱,爽气协清商。 更到山城远,檐铃代击梆。 注释: - 披襟纳晚凉:展开衣襟迎接傍晚的凉爽。披襟,敞开衣襟;纳,接受;晚凉,指黄昏时分的凉意。 - 微雨洒回廊:细雨轻轻洒在回廊上。微雨,指小雨;洒,落下;回廊,古代建筑中曲折环绕的长廊。 - 松吼虬龙怒:指松树在风雨中发出怒吼声如龙一般威猛激烈。吼,大声呼喊;虬龙,传说中无角的龙;怒
【注释】 1. 寓松溪寺联句:作者与友人在松溪寺相聚,共赋诗作。联句,指两位或多位诗人同时赋诗,各成一章,相互唱和。 2. 立马:骑在马上。 3. 长风扫断桥:大风吹断桥梁。 4. 逢僧无故老:遇见的僧人没有什么原因而显得年老。 5. 磨石记前朝:磨石上刻有前朝的文字。 6. 崖古树遮目:山崖古老树木遮天蔽日,形容山高。 7. 台荒草没腰:台边荒芜草地淹没人腰,形容山高。 8. 鄙吝顿然消
诗名:又和忆西湖十绝其四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镜痕风静露纹平:镜子上的水珠在静止的风中,水面的纹路平静如镜,映射出清晰的景色。这里的“镜痕”指的是镜面上的水迹,而“风静露纹平”则形容了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的景象。 - 万点寒山落影清:无数山峰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每一座山的影子都清晰可见。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画面,充满了诗意。 - 见说西湖好风景:据说西湖的美景让人向往
【注释】混元:道家称宇宙为混元乾坤。罨画:即“罨画”的简称,指绘画。烟蓑:指渔夫所戴的斗笠。书卖:指以卖书为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翁在湖边垂钓时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夸张等手法,使诗歌更加深刻有力。 又和忆西湖十绝 其五 混元书画野屏舒,一老烟蓑钓上鱼。 见说西湖好风景,尽拈书卖肯移居。 【注释】又
【注释】 又和忆西湖十绝 其六:这是作者对友人的劝勉诗,希望他不要错过赏景的好机会。 采莲曲:古代歌曲名。 柂楼(yù lóu):船夫在船上摇动船桨时所用的长木棒,也称为橹或棹。 惜花天:即惜花天气,形容好景色使人赏心悦目。 【赏析】 这首诗是词人对友人王元之的劝勉之作。词人以西湖为背景,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西湖美景图。全词意境优美、含蓄隽永,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倚墙梅绽雨中肥,落弹惊回燕雀飞 夏良胜的《又和忆西湖十绝·其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细雨纷飞的午后,墙角盛开的梅花显得格外肥美。然而,一阵突如其来的弹琴之声让原本安闲的燕子和小雀惊慌失措,四散飞逃。诗中的“倚墙梅绽雨中肥”与“见说西湖好风景,不知处士几时归”相互映衬,既表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也透露出诗人对那位隐逸高人的深深思念。 译文:在细雨蒙蒙的下午,墙壁边的梅花盛开着
我们分析题目中的诗句及其对应的译文。 1. “低枝花蘸水流香”: - 这句描述了低垂的树枝上的花朵沾满了清澈的水流。"花蘸"意味着花朵被水浸湿,"水流香"则暗示着水本身带有花香。 2. “未信游人苦日长”: - "未信"表示作者最初并不相信,"游人苦日长"则是对长期游览西湖所感受到的辛苦和时间的漫长有所怀疑。 3. “见说西湖好风景”: - 这句表达了通过他人的说法得知西湖有美丽的风景
夜别毛汝健集古一绝 碧空如洗夜云轻,犹与殷勤唱渭城。 莫道两京非远别,不如行路本无情。 注释:这首诗的意境清新脱俗,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心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的“碧天如洗夜云轻”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天空的宁静与美好,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而“犹与殷勤唱渭城”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即使分别也要相互鼓励、祝福。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